中國巨額公積金沉睡 被指「劫貧濟富」

人氣 1

【大紀元2014年04月02日訊】廣州日報4月2日報道,廣州政協委員曹志偉炮轟中國住房公積金沉睡,高結餘導致高貶值,住房公積金成為政府「劫貧濟富」工具。

近年來,中國民眾對住房公積金批評抱怨越來越多,「公積金不姓公」、「公積金提取難,增值少」……與此同時,中共推行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修訂草案稿在馬年伊始卻再次「爽約」。

2014年2月,廣州政協委員曹志偉在廣州兩會上炮轟住房公積金沉睡,高結餘導致高貶值、住房公積金成「劫貧濟富」工具等6宗罪。

全國住房公積金提取門檻高,大量沉睡、使用率不高。2010~2012年,房價處於高位的北上廣,住房公積金累計繳存餘額持續走高。2012年,北京、上海高達1800多億元,廣州880多億元,三地公積金的沉睡率在10%~15%之間。

中共當局當初推出住房公積金時,宣稱是為了「讓普通職工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買得起房、住得上房。」「高收入者不補貼,中低收入者較少補貼,最低收入者較多補貼」。但近年中國各大城市房價居高不下,而住房公積金卻提取難,高結餘下導致公積金高貶值。

「由於公積金採取強行繳存的方式,提貸門檻高,如購房需先付齊首付才可提取、退休後貸款需5年內還清等等,使得大部分低收入人群無法滿足最低提取條件。」曹志偉在廣州兩會上講出公積金繳納者的困境,「繳費者得了病之後無法用自己的公積金作為救命錢」。他指低存低貸的方式,造成現在多數繳存人的貢獻成為少數人的福利,進一步拉大收入差距,住房公積金背離其設立初衷,成為「劫貧濟富」的工具。

中共現行政策許可提取公積金額度小,貸款發放率低,住房公積金對於繳納者買房無疑是杯水車薪。曹志偉舉例說,廣州住房公積金2012年人均提取額為2.88萬元,平均每戶家庭貸款額為45.37萬元,而2012年廣州新建住宅網上簽約均價為1.4044萬元/㎡(不含增城、從化),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則需 140.44萬元,以最低首付30%來算,需42.13萬元,2.88萬元的提取額不到首付42.13萬元的7%。他說,以2010年和2011年廣州新建住宅網上簽約均價和75㎡為一套單元計算,2010年廣州住房公積金結餘的638.74億元,同樣的數額到了2011年,損失了5124套房屋,「可見,結餘越高,貶值越嚴重。」

中國公積金從5%到20%的繳存比例,被指有助長貧富差距,劫貧濟富之嫌。多位私企員工向媒體反映,公司為他們繳納的公積金都是按照最低繳存比例,一個月算下來,只有300多元的公積金。而另外一些企業,動輒就是三四千的公積金,差距是他們的10幾倍。

(責任編輯:林遠山)

相關新聞
組圖:大陸房產敗像顯 群體維權事件不斷
華人投資房產需求上升 購房者各種各樣
房地產崩潰 專家:中國人只有「逃命」一途
外媒:浙江開發商崩潰 房地產是中國頭號風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