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不通 影響加拿大移民就醫

人氣 20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4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新移民來到加拿大,有病求醫時,如果因為語言問題,無法與醫生溝通,可能會延誤治療;如果患急病需要馬上救治,良好的語言溝通能救命。而調查數據顯示,安省5個主要無法用英法文和醫生溝通族群眾,講中文的移民是人數最多的一個。

城市健康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Inner City Health)最近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通過分析2006年加拿大人口普查結果,發現安省有265,335人不能以英文或法文溝通,他們屬於5個主要族群,分別是中文37,070人、意大利文22,900人、旁遮普文21,250人、葡萄牙文19,360、西班牙文13,454人。

安省2萬名前線醫生中,18%能講一種非官方語言,但能講前5個主要族裔語言之一的只有3.7%。能講中文的醫生有488人,講意大利文的有149人,講旁遮普文的有98人,講葡萄牙文的有36人,講西班牙文的有156人。

與醫生溝通是患者康復基礎

對於每一個不講官方語言的族群,至少有5個人口普查分區沒有會講該族裔語言的前線醫生,這些分區的相關族裔人口從10人至1,470人不等。比如講中文的這種分區有13個,講意大利文的有6個,講旁遮普文的有9個,講葡萄牙文的有15個,講西班牙文的有5個。

報告主要作者Jennifer Sears稱,患者與醫生之間的溝通,是醫療服務的基礎。如果他們不講同樣的語言,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做不必要的測試來幫助診斷,會給醫療系統增加額外的壓力。

該報告稱,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質量,影響到診斷、治療及患者的康復。前線醫生與患者的溝通效率更重要,因為他們是患者接觸醫療系統的第一步。現在的患者要求更多參與及分享信息,有效的溝通變得更具挑戰性。

北約克居民林女士表示,最近陪家人進出醫院,發現即使英文水平還可以,但因為醫學用語不熟悉,也會給何醫生溝通造成障礙。「有時候醫生或護士說出一個醫學單詞,我和家人都一頭霧水,在平時生活中從沒聽過這類單詞,只好請醫生解釋。」

「好在這裡的醫生和護士都很nice,他們會耐心的解釋,直到我們明白,加上現在智能手機普及,他們也會用手機上網找到英文單詞的中文翻譯,給我們看。實在不行的話,醫生也會現找一個會中文的醫院工作人員來幫助。」林女士補充。

林女士說,在和醫生的溝通中,語言好確實重要又方便,也會增強信心。

急病求醫 語言溝通好能救命

多倫多一直是最多新移民選擇的城市,這裡有很多成型的族裔社區,很多政府服務都有族裔語言翻譯支持。已經年逾80的楊女士不懂英文,就能幫助救治危重病人。

楊女士住在多倫多的一棟老人公寓已經10年。3年前,公寓裡一位80多歲的住客晚上11點多突犯重病。楊女士說,當時找不到別人幫助。她打911急救電話,只是重複說Speak Chinese(講中文),對方很快就找到了中文翻譯。

沒有患者的任何證件,楊女士就跟著救護車把患者送去了St.Michael醫院。在醫院裡她不明白護士問甚麼,只是說Speak Chinese。她說:「她們找不到講中文的人,就設立了電話會議,其中有中文翻譯。」

楊女士沒有這名患者的醫療卡,連其英文名字也不知道怎麼寫,因為有中文翻譯的幫助,使這患者獲得了及時治療。她說:「這樣就救了人了。」

范先生40年前來加拿大讀大學後移民,先住在賓頓市,後搬來多倫多,家庭醫生也從西人換成了華人。他說,當然要找華人醫生,因為「溝通很方便」。他說,他的孩子都選擇西人醫生,也是為了溝通方便。

醫生與患者無語言障礙 心理壓力小

多倫多老人公寓住客楊女士不講英文,她對10多年前去醫院急症及動手術的經歷仍記憶猶新,因為手術醫生講中文,使她輕鬆走過這段日子。

1996年的一天,楊女士因為身體劇痛,在半夜由孫子送去士嘉堡醫院,在床上躺下並吊上鹽水後,孫子回家了。等醫生來時,因為有幾個地方痛,不懂英文,沒法說清。她說,後來醫院找來一名華人醫生,還是手術醫生。溝通很順暢,後來發現是膽結石塞住膽管,醫生解釋如何做手術,很詳細,連住院期間她吃齋的要求也能滿足。

多倫多中醫師魏天舒有很多西人患者,對與病人的溝通感觸很深。他說,這些病人原來是看西醫的,溝通起來有時要多花時間。給病人解釋病情也不容易,比如說有人說腰疼,屬於腎虛,翻譯成英文後,有些病人會理解成腎衰竭。經過翻譯的中文或英文術語,不容易準確體現原來的含義。

他說,對同一種病,中醫的診斷結果及治療可能與西醫不同,比如肩周炎,可以是肩前疼、肩側疼或肩後疼,中醫的看法,是分別涉及了手陽明經、手少陽經及手太陽經,治療是分別對待。對於病人來說,都希望明白醫生的解釋。

城市健康研究中心最近發表的報告稱,研究已發現,患者與醫生間的語言不通,在急症室及醫院呆的時間會更長,會被要求做更多的診斷測試;出院後被推薦跟蹤觀察的機會更小。這不但影響治療效果,也增加醫療系統的負擔。

報告主要作者Jennifer Sears稱,由於移民人口增加,醫學院可以考慮多錄取一些具有流利族裔語言的學生,也許也是一個解決辦法。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初來多倫多印象記 (1)清新的天地
初來多倫多印象記 (2)豐美的植物園
初來多倫多印象記 (3) 童話般的世界
初來多倫多印象記 (4) 楓葉之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