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信貸「兩頭」緊 2014年大陸房地產市場迎來拐點?

人氣 5

【大紀元2014年04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雙綜合報導)最近,中共國家統計局相繼發佈的1季度房地產宏觀數據顯示,今年前3個月大陸樓市確實已經出現量價齊跌的局面。作為資金密集型產業,年初至今已經曝出10多家房企資金鏈斷裂的消息。業內專家表示,在房地產開發貸和個人房貸「兩頭收緊」的信貸環境下,大陸房地產市場或將迎來拐點。

樓市成交量價齊跌 房企資金鏈緊張

近日,大陸國家統計局相繼發佈了「2014年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和「3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14年前3個月,大陸整體樓市成交量大幅下滑,就連一線城市房價也出現「漲不動」態勢,部份城市已經出現價格下降。

與此同時,銷售的低迷直接導致了庫存的積壓。截至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高達5.2億平方米,比2月末增加766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加492萬平方米。

大陸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名譽會長聶梅生在4月20日舉辦的「2014年中國城鎮化高層國際論壇」上表示,今年房地產市場出現三大趨勢,一是房地產各項指標仍處於高位,但房價、投資額、交易量等指標的漲幅均在下滑;二是房地產資金總體緊張;三是不同城市、地區、企業間的分化將持續,差距進一步拉大。

銀行收緊信貸 房地產貸款出現「兩頭緊」窘境

隨著房企銷售增速的下滑,庫存量的增加,再加上大陸銀行業自去年下半年出現錢荒之後,開始出現房地產按揭「停貸」現象,如今已經越演越烈;今年初開始,大陸銀行業對已成為金融風險高地的房地產業也逐步收緊銀根,控制信貸投放的速度和方向,房地產類貸款出現了「兩頭緊」的窘境。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在其監測的35個重點城市中,有25個城市出現停貸現象,占比超過70%。停貸銀行主要以中小銀行為主,國有銀行也大多處於半停貸狀態。即便可貸款的銀行,貸款利率上浮5%-20%不等,而且放款時間至少要等5個月左右。

同時,銀行對房地產開發類貸款審批越來越審慎。據中共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數據顯示,1-3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28,731億元,同比增速較去年全年回落20.3個百分點。

其中最早傳出資金鏈斷裂的昔日寧波地產龍頭企業——浙江奉化興潤置業,是銀行開始收緊信貸後,房企風險爆發的樣本。該公司負債超過35億。其中近24億元的房地產貸款,涉及10多家銀行,早已經資不抵債。

《華夏時報》報導稱,僅今年3月以來,被曝光的房企資金鏈斷裂的案例就有10餘起,涉及浙江、江蘇、安徽、湖北、海南等多個省份。

業內專家表示,銀行流動性緊張局面加上不良貸款猛增等現實情況已經進一步傳導至高度依賴銀行的房地產業,隨著信貸收緊,大量房企將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危險。購房者的觀望情緒以及購房貸款申請的難度,令房地產市場雪上加霜。

開發商歎樓市觸頂 各自盤算如何度過「這一劫」

早前,萬科地產董事會主席王石曾對陸媒表示,2014年是地產商的「逃命年」。近日舉行的「2014中國綠公司年會」上,大陸樓市觸頂成為與會房產開發商的共識,正在盤算如何發揮各自的優勢,如何轉型並逃過「這一劫」。

《當代生活報》報導稱,出席綠公司年會的開發商也坦承,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樓市確實開始走下坡路。如今這個下坡路已經從樓市蔓延至土地市場,3月份大陸1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量價齊跌。

杭州樓市出現6.8折樓盤拋售,是大陸樓市飽和的典型。關於樓市正在走向拐點的爭論,開始出現一面倒的苗頭。

開發商賣不動房子,也開始不拿地,房企轉型的問題再次被拿到檯面上討論。

相關新聞
潘石屹:大陸房價面臨全線下跌 風險高懸
神木危機延續 數百萬平米房產空置 GDP直降百億
廣州樓市首季銷售跌40% 「好景不再」
浙房市「炸鍋」 別墅降價40%虧30萬賣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