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心理健康很重要

敢於求助轉變觀念 抑鬱症可治癒

人氣: 3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4年05月01日訊】【導讀】許多華裔移民面臨著語言、就業、文化差異、經濟等多方面壓力,久而久之可能導致心理的負擔或疾病,日前發生的布碌崙滅門案更是令人痛心,引人深思,那麼應如何正確對待呢?4月30日,美東聯成公所、麥地臣社區中心、康逸長期管理健保計劃(AgeWell New York)聯合舉辦「在美華人心理健康講座」,希望幫助華人瞭解移民後的新環境,及可能帶來的心理困擾,講座參與熱烈。
  
(大紀元記者王依瀾紐約報導)作為主講人,麥地臣社區中心心理學博士梁嘉慧表示,首先要自問幾個問題:是否做任何事都覺沉悶?是否情緒低落、抑鬱、或絕望?是否難以入睡,或睡覺時間過多?是否覺得疲倦或活力不足?是否不喜歡自己,對自己失望?是否想最好去死或自殘等問題?若都是肯定的回答,則可能患有抑鬱症。
  
梁嘉慧介紹,抑鬱症為常見情緒病,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超過1億人,少於25%會尋求有效治療。美籍華人患抑鬱症率為亞裔種族中最高。
  
華人由於文化、價值觀的原因,很少向外求助,認為丟臉,或未當作是疾病。為此,麥地臣社區中心徐培甄心理學博士表示,可找專業人士幫助,他們不會隨意洩露病情。或把心理疾病當成生理方面的病,就不會感到羞恥,就會敢於求助。自己要轉變觀念,心理疾病不是你要負責的問題,就像糖尿病一樣。若患有抑鬱症,要及早治療,若第一次發病來治療,治癒後有75%的人終身不會再患。若拖的時間久,治癒程度就低了。
  
康逸亞裔服務總監蒙合意說,紐約華人老人家自殺率很高。很多老人有藍卡、白卡,就可尋求治療。或來找她,她可以告訴求助者有甚麼免費服務。
  
應如何治療抑鬱症呢?梁嘉慧介紹,抑鬱症的成因可能是神經傳遞物質失調,或一些後天環境的誘發導致,如缺乏社交、經濟不佳、失去至愛親人或朋友、負面思考模式等。而抑鬱是可以痊癒的,60%至80%的患者接受治療後,情況有所改善。
  
梁嘉慧建議,抑鬱症患者可接受心理治療、服用抗抑鬱藥、或求助於情緒支援小組。要敢於求助,不要諱疾忌醫。每天可以做30分鐘有氧運動,均衡飲食,多菜少肉。減少壓力,讓不快的想法或情緒漸漸消退,自己尋找樂趣,建立社交網絡等多種方法。
  
梁嘉慧將於5月7日上午10:30至11:30,在布碌崙58街839號4樓再次舉辦講座,報名請撥打:718-704-9227。 麥地臣社區中心地址:南街253號3樓,電話212-720-4540。康逸社區中心地址:地威臣街7號3樓。電話718-704-9277。

(責任編輯:季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