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0%澳洲人個人信息曾遭竊

人氣 1

【大紀元2014年05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妮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澳洲頂尖科學權威機構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最新報告再一次為澳洲的信息安全敲響警鐘。另一份最新在線調查也證明了澳洲信息安全的危險程度——有20%的澳洲人都曾有過個人信息遭竊、銀行賬戶被入侵等受害經歷。網絡犯罪每年耗費澳洲社會20億澳元,受害者達500萬。

據新西蘭先驅報報導,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最新報告警告說,隨著澳洲社會生活各個層面對信息科技依賴度的不斷增大,澳洲社會被駭客攻擊的風險將越來越大。像電力網絡、政府數據、企業敏感數據以及個人信息,全都是駭客緊盯的目標。

報告估計到2023年,駭客利用像「心臟流血病毒」(Heartbleed-like)這樣的安全漏洞以惡性手段攻擊澳洲衛生系統、在熱浪來襲時刻讓電網癱瘓、入侵政府數據庫等,損失可達160億澳元。「我們的基本需求依賴數字服務的程度越大,將來攻擊造成的災難將越嚴重。」

報告舉了三個受到攻擊的典型例子。一次是一名心懷不滿的員工,在一次熱浪襲擊期間故意切斷電網,導致全國損失數十億澳元,可能還導致幾個病患死亡。另一個例子是,一些駭客侵入了衛生服務系統,冒名索取了數十億澳元的償金、甚至還盜取了病人信息向醫院索取「贖金」。第三個例子顯示,幾名動機不明的駭客入侵了政府數據,竊取了大量公民信息數據。

另一份由澳大利亞犯罪學研究所(AIC)進行的網絡調查發現,20%的受調查者有過個人信息失竊的經歷,有的人甚至被竊多達20次。多數人是在電腦被駭客攻擊、使用網絡銀行服務或網購、電郵、自動提款機或eftpos刷卡付費時信息被竊。

多數人失竊的信息被用於竊取銀行錢款、冒名購物、冒名申請貸款或信用卡等用途。

(責任編輯:瑞木悅)

相關新聞
澳網站遭黑客襲擊  用戶名及密碼遭竊
澳稅務局告誡報稅人 警惕電子郵件詐騙
澳大型零售商收集個人信息引隱私保護關注
假冒網絡調查 澳洲超市巨頭警告勿上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