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石油公司撤離駐伊拉克員工 中企不撤

【大紀元2014年06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綜合報導)週三(18日),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英國石油(BP)等石油巨擘開始撤離駐在伊拉克的工作人員,反映出ISIS叛軍的快速推進和伊拉克政府軍的潰散,已經開始動搖這些能源巨擘在伊拉克的運作。但伊拉克最大投資者中國則表示沒打算撤離。

伊拉克遜尼派武裝分子(ISIL或ISIS)已經奪取伊拉克北方主要石油設施控制權,並繼續向全國各地掀起衝突。不過,截至目前石油出口和生產還未受到影響。伊拉克主要石油設施集中在南方,離過去兩週叛軍佔領的地區較遠。但情勢正快速變化。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埃克森撤出伊拉克南部「西古爾納」(West Qurna)1號油田的外籍員工,而英國石油公司也將非必要員工撤出大型魯邁拉(Rumaila)油田。

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駐伊拉克董事長Hans Nijkamp表示,如果情況惡化,該公司已計劃好撤離員工。但目前還未有撤離動作。

一些專家警告說,如果武裝衝突繼續升級,率先帶領伊拉克石油工業復甦的這些能源集團可能被迫重新考慮在該國的發展。

花旗首席石油分析師莫爾斯(Ed Morse)說,叛亂分子最近軍事上的得逞將對伊拉克未來的石油供應和全球供需平衡造成重大影響。

莫爾斯說,動亂時間持續越長,造成的分歧會變得更多,也將使伊拉克更難達到一天生產600萬桶或更多石油的潛力。這就像利比亞曾經發生大範圍供應中斷時,對石油市場造成巨大影響一樣。

伊拉克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五大,是為數不多既有豐富產量且低成本的地方,對西方能源集團極具吸引力。

不過,隨著伊拉克局勢快速變化,全球原油供應恐將面臨日益吃緊問題。經濟學家馬登森(Chris Martenson)警告,若伊拉克供油量因戰事而被迫停止,油價恐怕會大幅上漲。

馬登森在財經網站MarketWatch發表文章表示,早在ISIS開始朝伊拉克南部進逼的前數個月,國際能源署(IEA)便已呼籲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增產,但實際上12個成員國中多達8國產油量正在減少,而其餘4個OPEC成員國產油量雖未減少,但也只有伊拉克積極地大幅增產。

伊拉克目前產量已由2005年時的每日175萬桶暴增至325萬桶。馬登森認為,這部份增產是讓近1、2年布蘭特原油(Brent oil)價格維持在每桶100-110美元的重要因素。

他預期在最佳情況下,ISIS叛軍只會令伊拉克短期內無法增加產量;較壞的情況是擔心生產系統遭到攻擊而被迫減產,或許有更多輸油管線及煉油廠傾向主動關閉,如同伊拉克位於Baiji的最大煉油廠17日上午選擇關閉。

伊拉克爆發武裝衝突兩週以來,國際原油價上漲4%。週三,美國WTI原油價繼續攀昇,至每桶106.26美元,倫敦布蘭特原油價每桶114.26美元。

(責任編輯:李玉)

相關新聞
伊拉克動亂震驚市場 油價飆漲
伊叛軍逼進巴格達 原油漲股市跌
好戰人士伊北屠殺千人 美譴責
助伊拉克平亂 美艦集結波斯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