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二季度GDP高於預期 銷售和信心仍惡化

【大紀元2014年07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隨著中共央行釋放一波借貸幫助地方政府繼續投資項目,當局週三宣佈它的第二季度經濟增長達到7.5%,略微好於預期。但是外媒報導說,在一個又一個行業裡,銷售和信心仍然在惡化,一切指向跟GDP數字相反的方向。外媒也質疑,依賴刺激提振經濟,將帶來甚麼後果?

大量放貸延遲中國經濟放緩

《紐約時報》7月16日報導說,國家統計局週三也發佈數字,顯示六月份工業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輕微加強,而零售業增長輕微放緩。大量放貸似乎抵消或至少延遲了一個廣泛預期的中國經濟放緩。

但是放貸的代價是進一步增加了這個國家相當重的國內債務負擔,自從中共政府2009年採取重度貨幣刺激以來,債務在急劇上升。

西方經濟學家早先估計,中國經濟第二季度增長7.4%,跟第一季度相同。

央行週二發佈的數字顯示,銀行借貸六月份同比飆升,而社會融資總量,包括影子銀行,也加速上升。

央行一直鼓勵商業銀行發放更多的貸款給中小企業,它們長期以來難以獲得借貸。但是許多中國商人說,擴大借貸真正的受益者,像過去一樣,總是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

許多經濟學家仍然預期,隨著房價在三十年的飆升之後開始收縮,中國經濟會進一步放緩。瑞銀經濟學家汪濤週一預測,增長明年將放緩到6.8%,並且有15%的機會它將放緩到接近5%。

一切指向跟GDP數字相反的方向

《紐約時報》7月16日報導說,儘管數據暗示增長在穩定,但是數百萬的中國商人似乎仍然在掙扎。

中共國家統計局週三宣佈,第二季度GDP增長達到7.5%,但是對全中國的企業的獨立調查顯示,在一個又一個行業裡,銷售和信心仍然在惡化。

「所有一切都在指向跟這個GDP數字相反的方向。」「中國國際褐皮書」總裁Leland Miller說。這是紐約市的一家數據服務商,每個季度調查全中國2,200個私營企業來評估經濟活動。

中國經濟增長近年最大的一個引擎——建築在受挫,而出口商剛剛開始從一個疲軟的冬天復甦,零售業增長趨於平緩。這促使政府加大投資和開支。國家銀行放貸給國家鐵路系統,地方政府和國營企業的數額翻番。

結果是新鐵路線建設的瘋狂支出,比去年六月上升32.1%。即使私人領域新屋開工數量急劇下降,中國鋼鐵產出仍然創紀錄。

自從2011年末以來每個季度,總的借貸上升的速度超過經濟產出。借貸在六月份進一步加速。但是Miller和其他人的調查顯示,私營企業對於借錢正變得越來越不感興趣,因為他們沒有看到多少投資盈利的機會。

「自從今年初以來,我們還沒有感受到我們的業務有任何改善。」南昌齊諾瓦電器公司業務經理萬艷紅說。

「總的來說,最近幾個月跟去年同期比較,業務非常緩慢、非常安靜。」廣州辦公傢俱店,「UB辦公系統」經理Kay Lam說。

中共官員再三呼籲再平衡經濟,鼓勵更多的家庭支出,少一點依賴債務融資投資項目。但是每一次增長開始下滑到官方目標7.5%以下的時候,就像今年第一季度那樣,政府就迅速打開進一步信貸的水龍頭。

政府內外的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面臨一個選擇:要麼放緩借貸並接受穩定的經濟增長下滑,要麼繼續重度借貸並冒著當金融系統開始步履蹣跚,某一天經濟增長急劇下降的風險。

「雖然沒有一個辦法來準確肯定的預測中國抵達債務能力極限的時間點,但是我相信,目前信貸擴張的速度最多只能再繼續三到四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Michael Pettis說。

中國經濟逆勢而行或許不是好事

《時代》7月16日報導說,中共週三宣佈第二季度的GDP數字,非常令人驚訝,它們好於預期。這個統計數字可能將提升全球的情緒。投資者一直擔憂一個放緩的中國將衝擊整個世界經濟。更蓬勃的中國增長將可能冷卻這種不安。

然而,中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個謎。不知怎麼的,儘管遭遇的各種問題應該讓中國經濟放緩,但是它仍然繼續前行。佔據GDP的16%的最重要的房地產領域正經歷一個重大衰退。今年大多數時候,政府試圖控制債務的危險水平並箝制影子銀行。收緊的信貸應該轉化為放緩的增長。北京照道理也應該精簡臃腫的鋼鐵行業,消除產能過剩,這一切,雖然對未來經濟前景有益,但是對短期增長應該產生拖累作用。

因此,為甚麼中國又一次戰勝地球引力?常年總有人懷疑數字被誇大了。凱投宏觀根據其它更加可靠的指標諸如貨運量和發電量,估算最近幾個季度,中國GDP可能增長6%。但是也有一些經濟學家將最新的增長原因歸於政府刺激措施,當局小心翼翼的將資金針對性投向基礎設施和公共住房。

然而,依賴刺激也引發人們懷疑,它將帶來甚麼後果?六月份新增貸款達到五年來最高,這暗示政府在再次放鬆信貸。

中國經濟現在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是:北京將犧牲改革換取增長嗎?

迄今,中共領導人已經控制了他們通常對增長速度的迫切感,這是一個跡象顯示他們意識到經濟當中潛伏的危險。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的債務已經飆升到驚人的高度。最近標普的報告計算,中國企業的未償還債務超過世界上任何其它國家。加上巨大的產能過剩,影子銀行的高風險膨脹和房地產泡沫的跡象,中國經濟充斥著問題,威脅到它的未來。一些經濟學家相信,北京需要解決這些弊病並抵制使用信貸和其它刺激措施來提振經濟的努力,否則就會面臨一個可能的金融危機。

(責任編輯:高靜;覆核編輯:姜斌)

相關新聞
IMF總裁籲全球提經濟刺激方案 金額約2% GDP
振興刺激奏效  菲第2季GDP成長1.5%
「刺激」影響減弱 專家:中國經濟增長將下降
美國再度下調三季度GDP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