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過於求 布倫特原油價格跌至13個月低點

人氣 2

【大紀元2014年08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鄒芸綜合報導)8月13日(週三),倫敦洲際交易所(ICE)9月布倫特原油(Brent Crude)期貨價格下跌至102.37美元/桶,為2013年7月以來的最低點。供應量的穩增及原油市場需求持續疲軟,使得原油價格擺脫全球各地地緣政治動盪帶來的擔憂。

繼週二(12日)布倫特原油期貨收盤報103.02美元/桶,下跌1.66美元,跌幅1.59%之後,週三的歐市早盤的布倫特原油價格再下跌至102.73美元/桶,跌至13個月來的低點。這標誌著國際原油價格出現年內第4輪下跌趨勢。

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的西德克薩斯中級原油(WTI)盤中下跌了5美分,至97.22美元/桶。

IEA:國際原油市場前景灰暗

國際能源機構(IEA)在週二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稱,儘管利比亞、伊拉克和烏克蘭等幾個主要的石油生產國「仍然處於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的軍事衝突中」,今天的原油市場供應情況仍然好於預期,供應未受影響。

IEA表示,大西洋沿岸的需求急劇縮減導致的供過於求,與北美供應持續增加的相互效應讓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美國能源部(EIA)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的原油產量平均為850萬桶/日,達到自1987年4月以來的單月最高水平。8月8日當周EIA原油庫存+140.1萬桶,預期-205萬桶,前值-175.6萬桶。

此外,許多市場參與者認為,利比亞原油供應進一步增長(預計每日45萬桶)可能難以找到買家,進而帶來短期的價格下滑壓力。

IEA還表示,伊拉克北部的伊斯蘭武裝分子對該國南部關鍵的石油基礎設施威脅不大;歐盟與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也不會對國際原油市場產生太大影響。

布倫特原油可能跌破100美元/桶

與此同時,由於歐洲和美國原油精煉活動疲弱,同時中國工業產出和新增信貸放緩促使其原油進口量大幅下降,促使IEA將全球原油的日需求量從上月報告的100萬桶/日,下調至約30萬桶/日,扭轉了此前市場認為2014年下半年原油供應緊張的預期。

因市場預期未來中國和俄羅斯增長需求疲弱,同時日本更多的採用非石油電力能源的趨勢,IEA分別下調了這三個國家的2015年需求預測。

雖然有關原油供應中斷的擔憂已經不攻自破,對現貨價格未造成太大影響,但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仍然是遠期石油交易價格的支撐點。

JBC能源分析師稱,鑑於布倫特已經打破了近期低點,近期還會迎來100美元/桶的短期下行壓力。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IEA警告:伊拉克局勢威脅國際原油供應
OPEC:國際原油產量穩定 未受伊拉克影響
地緣政治憂慮籠罩 美股收低
中緬鐵路擱淺 中共遭重大地緣政治失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