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來亞食物文化與紐約生活融合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4年08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Brendon Fallon紐約報導)來自吉隆坡、今年30歲的阿利亞斯(Tasha Alias)是一家公共關係和市場營銷公司的行政主管。他和朋友阿瑞斯(Ili Aris)、Kude一起參加了馬來西亞駐紐約總領館在7月28日主辦的開齋日慶祝活動以表達對祖先和民族文化傳統的祭奠。
  
開齋日是馬來西亞傳統的公共假期。對於很多居住在紐約市的馬來人來說,這一天標誌著「日落禁食」(Sunset Fasting) 30天倒計時的開始。

全國馬來聯合組織的主席Shamil介紹,開齋節(Hari Raya)意思是家庭團聚的時光,即放下恩怨,從頭開始。開齋日活動邀請所有馬來西亞人、外籍人士和他們的客人參加。

開齋日展示馬來傳統美食   

在開齋日的活動上,展示了豐富的馬來傳統美食,如「巴東「(Rendang)(一種辣焦糖的牛肉咖哩),以及用香米和椰奶做的「椰漿飯」(Nasi Lemak)。
  
阿利亞斯說:「食物成為連結海外馬來人的橋樑。」他表示:馬來西亞的民族文化體現在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所穿的少數民族服裝、在開齋節日慶祝活動上展示的傳統美食,以及他們合作完成的藝術作品,都融合了馬來西亞的風格。食物,毫無疑問,在(馬來人)生活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朋友、家庭和工作   

參加開齋日活動的Kude說:「因為在紐約的馬來西亞人不多,所以他們的聯繫很緊密。」Kude和阿利亞斯是視覺藝術方面的合作夥伴,他們今年年初從吉隆坡移居到紐約,他們分享了剛到紐約時經歷的第一個寒冬。那是他們第一次看到雪。當時他們身穿六層衣服,在中央公園裡堆雪人。紐約市快節奏、高壓的生活在 Kude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每個人都行色匆匆。」
  
來到紐約後,與家人和朋友的疏遠,加上紐約市激烈的競爭,給Kude和阿利亞斯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挑戰,但也成為他不斷創新的動力和靈感的源泉。他說:「無論你從哪裏移民過來,你都要努力工作。」他的朋友阿瑞斯補充道:「這裡沒有(社會)安全網,你得不斷學習創新。」

(責任編輯:季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