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怒江水電站將開工 民憂地質災害

人氣 4

【大紀元2014年08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霞報導)中共當局於2003年規劃的怒江水電項目因備受爭議被擱置10年後,於2013年又重新啟動。中共國家能源局近日宣稱,怒江中下游開發方案中的第一個梯級電站——西藏松塔水電站的預可行性報告已於2014年7月末通過了專家組審查。官方稱,松塔水電站工程即將開工。有民眾表示,很擔心工程會導致地震等嚴重地質災害出現。

中國唯一完整河流被規劃截流 遭反對擱置10年

怒江發源於西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是中國的第5大河流,流經西藏、雲南後進入緬甸,最後匯入印度洋。在中國境內的全長達2018公里,因兩岸地勢險峻,素有東方大峽谷之稱,是聯合國確認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也是中國唯一的一條沒有被截流和修建大型水壩的河流。

2003年8月,中共國家發改委通過的《怒江中下游水電規劃報告》中提出 「兩庫十三級」開發方案,並稱所有梯級的總裝機容量可達2132萬千瓦,比三峽大壩還要多300萬千瓦。該規劃報告提出後即由於存在地質、生態和民生等方面嚴重問題而遭到各方的強烈反對。怒江水電項目因備受爭議最後被擱置了10年。

中國4位地質界專家曾於2011年2月聯名上書中共國務院,稱怒江處於活動斷裂帶且地震頻發,身處泥石流重災區並多暴雨,因存在地震和地質上的特殊高風險,故不應修建大型水電站。

中共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徐錫偉對此觀點則聲稱,只要不讓水電站的壩址區跨斷層,並提高設防烈度,依然可以開發水電項目。最後,中共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及中國地震局宣稱,怒江中下游流域歷史上地震少、震級小,西南地區地震環境雖然複雜,但怒江中下游流域的區域構造仍相對穩定。

項目重啟首個電站將開工 民憂地震災害

2013年初,怒江水電項目最終被重新啟動。中共國家能源網宣布,西藏松塔水電站作為第一個梯級電站,並稱其預可行性報告已於2014年7月末通過了專家組審查。

中共國家能源局一位男性員工對《大紀元》記者說,松塔水電站修建日期還需經過內部研究,具體日期會發佈正式公文通知。

據悉,松塔水電站具體修建地址位於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察隅縣縣委組織部一名男性員工也對《大紀元》表示,具體修建日期目前還不確定,要問水利局。

察瓦龍鄉從事運輸行業的陳先生表示,修建松塔水電站會給當地居民帶來危害,老百姓都很擔心會引發地震等災害。

「修水電站以後肯定會有很多災害,因為這裡的地質條件太複雜了。」陳先生說。

專家稱中國能源利用和環境有衝突

《美國之音》報導,世界觀察研究所中國項目經理馬海兵認為,如果中共政府按規劃建設10多座水電站,肯定會對怒江下游的生態環境有所影響,但是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全面評估報告。怒江水電項目從被擱置到被重啟說明了當前中國能源利用與環境之間的矛盾。

他說:「中國目前各個資源發展之間的衝突還是挺厲害的,能源是發展的一個方面,但是環境最終也是一個長遠的發展資源。」

水電站建在地震帶 曾爆發8.5級強震

據公開資料顯示,西藏察隅縣地處西南地震帶,該縣在1950年8月15日曾發生8.5級強烈地震,為20世紀中國最大的地震,並導致極其嚴重的地質變動災害,共有4000人在地震中死亡。

歷史統計還表明,中國西南邊界一帶的強烈地震具有50年左右的重複期。近年來西藏察隅縣地震頻繁,官方地震台網測定,2012年7月1日,察隅縣曾發生4.7級地震;2014年6月25日,西藏察隅縣再次發生3.2級地震。

責任編輯:姜斌

相關新聞
中國將在怒江中下游開發兩千一百萬千瓦水電
王維洛:怒江兩庫十三級水電開發工程的喊停
中國謹慎審議怒江水電工程
中國官員:怒江建水電廠屬掠奪性開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