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泰王寺的東西方之緣

泰國境外最大的佛寺佔地55英畝、面積11萬平方呎、耗資6千萬美元

人氣 578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9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馮文鸞美國波士頓報導)泰國境外最大的佛寺—波士頓泰王寺(WatNawamintararachutis,又稱NMR Meditation Center)於2014年6月15日正式落成啟用,傳統泰國寺廟的尖塔不但融合了東方的精神,也鍥合了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的尖頂屋兩端的山形牆(Gable)造型,象徵著東西方文化的結合。

波士頓泰王寺的緣起

泰國副僧王(PhraPromwachirayan)、印尼首富林紹良先生(LiemSioeLiong)及公子林逢生(Anthoni Salim)、與來自台灣美籍建築師王本仁三個看似不相干的地區和人物,卻有緣在美國麻州波士頓南郊的瑞漢姆鎮(Raynham)擦出燦爛的火花,在這個寧靜的小鎮興建了波士頓泰王寺。這棟佔地55英畝、面積11萬平方呎,花了近10多年的時間,耗資6千萬美元完成的龐大建築物是副僧王畢生宏願將此寺做為當年泰王拉瑪九世蒲美蓬(Thai King Rama IX,BhumibolAdulyadej)登基六十年獻禮。那又為何波士頓會與泰王有關聯呢?這一切只能以佛家的「緣」來解釋了!

泰王與波士頓之緣

蒲美蓬國王(King Bhumibol Adulyadej)與波士頓究竟有何特殊淵源?這要追溯到1927年12月5日,他在麻州劍橋市的奧本山醫院(Mt. Auburn Hospital)出生了。當時他的父親(Prince Mahidol)就讀哈佛大學醫學院,母親(Princess Mother)就讀西蒙斯學院(Simmons College)護理家事系。蒲美蓬兩歲時喪父,六歲時隨著母親移居瑞士,並在那兒接受教育。1946年匆促回國接任哥哥拉瑪八世留下的王位。此後蒲美蓬廣受泰國人民愛戴,每當泰國國內一有重大的事件發生(國內暴動、民運事件、軍事政變等),國王會出面處理調停,結果都可以使泰國迅速恢復平靜。所以蒲美蓬國王頗受各方尊重,所以副僧王才會有想在國王出生地興建寺廟做為獻禮的願望。根據波士頓「泰王出生地基金會(KTBF)」的介紹資料,對泰國史上在位最久的蒲美蓬國王出生地有詳盡的追蹤,在其文宣中列出國王幼年時候在波士頓附近住過的幾個地方,取名「泰國皇家之足跡(The Trail of Thai Royalty)」。每個住所都豎有銅製的紀念碑,分別在哈佛廣場、Belmont、Brookline、Gloucester、瑪莎葡萄園等地。據悉波士頓泰王寺剛開始原本打算請泰國王后來主持破土動工儀式,卻因國王身體違和住進醫院而未能成行。隨後加上工程延滯、泰國紅黃衫軍互鬥,最後今年連總理都被逼下臺,換成軍人執政了,真是世事難料﹗因此啟用儀式上只有泰國駐美大使代表及泰國僧王、副僧王及來自全世界約五百僧侶代表參加。據說明年四月的佛誕節,泰國王儲將會親臨美國主持。

印尼首富和泰僧之緣

至於外界好奇的波士頓泰王寺建設經費來源,原本只知道泰國政府撥款一千五百萬美元,加上一些信眾零星的捐款,其餘是由一位華人富商負責。但一直被保密的幕後功德主—印尼首富林紹良,也因隨著他於兩年前以96歲高齡過世,而在泰王寺落成啟用後公開了。在二樓禪修室佛堂的後面,有一大廳—History Room,從牆上掛了好幾幅林紹良與副僧王互動的合照,可略窺兩人的交情匪淺。據悉,林紹良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與印尼排華事件中,他在雅加達的設施遭到焚毀,其企業集團陷入了關乎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機。後來經過副僧王的指點,加上林紹良有著虔誠的信仰,且一生行善無數,最後由三公子林逢生領導重整河山。他所主持的三林集團終於走出陰霾,仍然繼續雄居亞洲主要多元化企業集團之列。絕地逢生後的林紹良感謝副僧王的恩德,發願未來若副僧王要建寺,他會全力護持並特別交及三公子林逢生負責。這次落成啟用大典,林家親友、手下幹部等十多人不但參加儀式,而且還按泰國南傳佛教習俗剃髮在泰王寺出家兩週,當短期和尚。

林紹良先生簡介

● 1916年於福建福清縣出生
● 1995年列入福布斯第6大富豪
● 擁有三林集團、林氏集團、第一太平集團、力寶集團
● 為印尼前總統蘇哈圖好友

副僧王與華裔建築師之緣

當副僧王買下當今波士頓泰王寺這片土地後,他希望能蓋一座融合東西方建築風格的寺廟。2006年有一天他路過波士頓查理士河畔上的健讚(Genzyme)公司生化製藥廠,覺得那和他理想中的泰廟造型很接近。於是輾轉透過泰籍華商找到Genzyme設計建築師王本仁(Been Wang),雙方開始洽商討論設計。

王本仁畢業於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來美取得哈佛碩士學位、現為ARC建築設計公司(Architectural Resources Cambridge, Inc.)合夥人,他向本報記者表示,這次建寺真是特殊。平常都是參加「招標」競爭才能包攬到工程,而這次卻是業主主動找上門。當然這期間是經過許多周折,一再更改設計,從顏色、造型、材質到規模都不相同。還得尋覓適當材料,整合泰方和美方施工團隊等等細節,預算也比當初的估計加倍許多。王本仁的構想是整體建築及景觀設計以「天人合一」為精神,既把新英格蘭地區的山墻(Gable)簡潔特色帶入廟宇屋頂造型,同時尊重泰國廟宇特色以金漆銅鑄尖塔(Chedi或Stupa(窣堵波))為中心搭配三重及五重高低山墻屋頂(Gable),尖塔兼顧了現代建築安全外, 高度亦要符合美國航空局(FAA)要求。整棟建築外牆的白色預鑄混凝土構件是在加拿大鑄造,淡黃色的石灰石來自以色列,屋頂採用耐用百年綠色琉璃瓦。一共四層樓,包括地上三層和地下室。除了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外,還有僧侶的精舍、禪堂、活動中心、中庭廣場等。參觀者進入一樓將會看到泰王的博物館,二樓設禪修室,三樓是泰式佛殿。後殿的多功能活動中心可容納至少750人(以王儲名字命名),也設有一尊巨大的鍍金銅鑄佛像。前後殿建築之間並有寬闊的中庭廣場,可提供信徒朝聖,舉辦慶典。整棟建築非常莊嚴雅緻,佛堂極盡金碧輝煌,室外還有花園及禪池,看了令人心靈平靜,忘卻俗世的喧囂,彷彿置身在另一個世界。

王本仁因祖母篤信佛教,自小與佛結緣甚深,因此能與泰僧、泰王寺結緣,真是「因緣際會」。他也將ARC建築設計公司製作的模型慨贈給泰王寺收藏,並被擺在一樓一進門的左側供參觀者先一覽全景。

本報文字和攝影記者一行三人於啟用後的第一個週日,一大早就驅車前往採訪,受到副僧王的助理Natthapat Saisena博士和王本仁建築設計師的熱誠接待並全程陪同講解,在此特別感謝他們的協助。Natthapat Saisena博士表示NMR中心未來將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場所,並希望能充分發揮多功能的性質,如開設禪修課、泰語教學等活動。他還透露已買下泰王寺左側44英畝的土地,準備將來開發,以吸引更多人潮。

波士頓泰王寺(WatNawamintararachutis,又稱NMR Meditation Center),地址:382 South Street East Raynham MA 02767,電話:508-823-1800,網址:www.watnawamin.org。目前只有週末才開放參觀。

責任編輯:萬紅

相關新聞
武警圍藏佛寺 美促中尊重宗教
多倫多藏人絕食抗議中共武力圍佛寺
麻州興建泰境外最大佛寺
萬佛寺涉詐財  住持交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