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杭州交通壅塞 程度竟超過北京

人氣 20

【大紀元2014年08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淑貞編譯報導)線上地圖公司高德軟件(Autonavi)的最新研究列出中國最擁擠的十大城市,依序是上海、杭州、北京、重慶、深圳、廣州、福州、瀋陽、成都及濟南。這樣的結果雖然可能會讓人感到驚訝,但它確實多少反映出真實的情況。

這個名單上有幾個令人驚訝的地方。首先是杭州市列名第2,上海高居第一,北京卻排名第三。儘管中國首都北京,遭受的交通困局要比這兩個城市多,且該地有持續幾天堵車這等臭名昭彰的事,排名卻在上海與杭州之後。

這項研究的數據是從全國各地25個城市,編纂而成的。這個調查測量了諸如平均行程距離、平均行程時間的長短、道路使用者歷經拖延時間的長短及他們平均的行駛速度。

不過,該報告沒對調查方法和執行細節加以說明,該公司也未對此發表評論。中國國家媒體描述早期研究,也沒有具體說明這些方法是什麼,只是說該調查使用數億用戶的數據,以及國際公認的統計方法,來建立索引。而最近的這份調查涵蓋了今年第二季度的情形。在今年第一季度,最高點是杭州、上海、瀋陽和北京。

我們把通過中國實時報(China Real Time)自己高度不科學直覺的結果紀錄下來,結果發現似乎這反應的是真實的情況。你若曾經在旅遊旺季,搭乘出租車越過杭州市,就會理解為何該城市會排名第二。而其他前10名的城市似乎也是有道理的。例如排名第四的重慶,若在星期五晚上,為吃火鍋穿越該市可能是一個考驗。排名第6位的廣州市,在廣交會(Canton Fair)或雨季期間,交通確實是一場噩夢。

但是,不在目前這份調查前10名的城市,有的也值得注意,其中例如武漢是就是其中之一。該市因為近年來交通的僵局,而聲名狼藉,但即使它被納入調查範圍的25個城市之一,但卻未被名列在前10名當中。

仿照北京和上海等這一類城市的發展經驗,武漢建設高架路以解決長期的壅塞。在武漢的這些項目從事過大量工作的世界銀行交通專家方珂(Fang Ke,音譯)去年告訴重慶軌道交通(CRT)說,直到這個城市的規劃者發現這些道路服務只是吸引了更多汽車,結果最後可能創造的問題比解決還要多時,才知道這種方法其實在20世紀50年代的西方早就流行過了。

除了交通建設的問題之外,交通壅塞的主要根源在於車子太多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車市場,領先於美國,去年出售超過1800萬輛轎車。為了解決擁堵和遏制污染,上海和許多城市一樣都對汽車採取了限制。例如,該市車牌證通過拍賣系統發放,近期車牌價格高達7萬多元(約11,000美元)。其他城市如北京也已經覬覦於擁擠的收費了。

上海雖然透過拍賣車牌證,企圖限制車子的數量,且表面上看起來,自使用高架的高速公路之後,交通緩和了,但按照高德軟件的調查,它並未做很多改進交通狀況的事情,因此從上一次調查的排名第二躍為本次的第一,是其來有自的。

責任編輯:林文

相關新聞
樓市低迷下 杭州銀行不良貸款持續上升
解決交通擁塞 美興起「散拼車」
杭州錢塘江大潮 多觀潮者被掀翻頭破骨折
北京現首個直降樓盤 大半城市放鬆限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