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頭」乏力

官媒鼓吹經濟良好挨轟 GDP增長「火車頭」乏力

人氣 1

【大紀元2015年01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大陸各項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經濟大幅下滑。不過,1月30日官喉《人民日報》卻用整版篇幅刊文吹噓2014年經濟如何好等,遭到各界嘲諷,指滿篇都是謊言。

中共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GDP增長為7.4%,低於官方預期,為24年來最低增長。對於官喉《人民日報》30日連發5篇文章吹噓中國經濟形勢大好,香港《明報》稱,在當前嚴峻形勢下,黨報還敢這麼說,滿篇都是謊言。文章又指中共媒體釋放的信息通常都是要反著看的,它說形勢一片大好,恰恰可能出了問題。

2014年中國經濟實情如何呢?1月19日,中共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會議再次間接承認中國經濟陷困境。中共統計局1月20日公佈了2014年中國經濟資料,《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外媒形容,情況堪比當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後國際對中共實施制裁的時期。

GDP增長跌破7% 中國經濟或將失控

中共對經濟增長十分敏感。去年12月12日,中共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表示,GDP增速一旦跌破7%,中國經濟或將失控,因此,7%是2015年經濟增長的底線。

2014年,中共官方數據顯示GDP增長為7.4%。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經濟學家Andrew Polk說,這個GDP數字很難跟其他負面的跡象吻合上。

其中,與GDP密切相關的電力消費,中共公佈的數據顯異常。中共統計局1月20日公佈,2014年上半年電力消費的增長速度是5.3,下半年卻降到2.5;然而,GDP上半年為7.5,下半年是7.3,差別並不大。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Paul Krugman)在香港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時亦直言:「中國讓我害怕」。 中國如果沒有辦法保持經濟增長會很不妙。

中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沒力了

2014年,大陸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均現回落。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的財經專欄作家廖仕明認為,中共投資會造成通脹,內需拉不動,外貿又急劇減緩,多年來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火車頭」就是進出口貿易,進出口增長急劇減緩說明「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沒力了。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急劇轉型的時期。

1月20日,中共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0.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5.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5.1%,,增速比2013年回落3.9個百分點,實際增速回落4.1個百分點。

2014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連續4個月維持在1.5%左右增長,顯示居民貨幣購買力下降,內需不振。

2014年,大陸出口連續第三年未達到政府目標。中共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的增長僅2.3%,外貿增長同比2013年大幅下跌75%。

各類經濟數據都不樂觀

房地產市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為GDP貢獻近16%。不過2014年以來,房市一直低迷不振。2014年12月18日,大陸統計局公佈了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70個大城市房價數據繼續全面下降。

1月17日,大陸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8%,降幅比11月份擴大3.8個百分點,創下歷史最大降幅。有關人人士認為,該數據顯示,大陸經濟持續下行。

1月9日,中共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5%,低於預期;稍後公佈的12月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3.3%,這是PPI連續34個月下降,PPI已連續近3年處於通縮區域。金融公司申銀萬國發佈宏觀研究報告認為,中國面臨最為嚴峻的通貨緊縮危機。

另外,2014年12月中旬公佈的匯豐12月PMI初值為49.5,創6月以來新低。其中,價格指標大幅下行,這意味著中國經濟通縮效應再度加深。

中共當局2014年還面臨地方債、銀行壞賬增多,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大量經濟問題。

大陸著名財經人士牛刀說,「今年中國經濟將出大事」。他更預計3月份將是一個危險期,因為政府很多借貸都在3月份到期。

責任編輯:李穹

相關新聞
美國銀行警告:  中國硬著陸或成「高概率事件」
十八大前 太子黨籲政改平反「六四」
中國面臨經濟震盪 官媒:最壞階段沒過去
華爾街日報:北京暗示刺激計劃推到18大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