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有國界嗎?

丁一夫:從屠呦呦獲獎看中國的科學體制

人氣 322

【大紀元2015年10月16日訊】中國醫學家屠呦呦榮獲二○一五年諾貝爾醫學獎,把這位八十五歲祖母級的科學家推到了聚光燈下。在此之前,我們大多數人連她的名字都沒聽說過。瑞典卡羅琳醫學院頒獎給她,說她所發現的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這數百萬人大多是熱帶地區瘧疾重新流行的不發達國家的低層民眾,大多不是中國人,也不是瑞典人。我所好奇的是,如果不是諾貝爾獎,我們即使瞭解她的工作「拯救了數百萬非洲人」,我們會覺得她的成就夠得上醫學的最高獎項嗎?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為什麼會頒獎給她呢?

科學家是有國界的

我們曾經聽說,科學無國界,意思是說,科學知識和科學所探索的真理是超越國家的,無論是牛頓定律、愛因斯坦相對論,還是量子力學,無論在什麼國家都一樣。把物理學、化學、遺傳學等等分為中國的和外國的,那是過度政治化的結果。科學的政治化曾經在社會主義國家流行一時,事實證明除了阻滯科學研究以外,沒有一點好處。但是,作為一種社會建制的科學研究人群,科研體制和科學家們賴以生存的機構及環境,國界的存在是明顯的事實。

就以屠呦呦的成就來說,上世紀六十年代她參與尋找抗瘧藥的研究,是國家應越戰時期越南瘧疾流行而作出的安排,美國同時也在做這樣的研究,因為美軍在越戰中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屠呦呦從植物中提取抗瘧有效成分的科研方向,顯然受到了她所掌握的古代中醫典籍的啟發。她的實驗失敗了幾百次,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晉代典籍中記載的服藥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中獲得啟發,這個「漬」字說明,只能冷水泡,高溫會使有效成份分解而消失,於是用乙醚萃取而最後獲得抗瘧有效的青蒿素。青蒿素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們發現,而不是同時也在研究的美國人獲得,其重要原因之一和屠呦呦瞭解中醫藥典籍有關。

各國由於其文化傳統、科技水平、教育和科研條件、財力物力和人力資源等因素,科學家生存環境的差別是一目了然的。就以醫學來說,中醫是否能被西方科學界認可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但是中醫在中國醫療保健體系中的巨大存在和影響力是無法漠視的。其他國家也是這樣,在印度,西藥房的數量遠遠比不上印度藥房。低層民眾有了需求,第一時間大多是去印度藥房。印度文化中有非常發達的養生保健知識,如瑜伽、冥想、按摩等技術。此類傳統的知識和技藝也許還沒有整合為從西方文明中產生的現代科學的一部分,但是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必定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這種影響會出現在他們的科研工作中,青蒿素的提取證明了這一點。

也許可以這樣說,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是有國界的。

科學共同體是一個開放系統

國界是一種壁壘,是用來區別內外的。壁壘會對國界內的科學家們造成封閉效應,造成一種不同於外部的生存環境,進而形成不同於外部的規則及行為模式,而當代科學近百年的發展速度與成果非以往兩千多年可比,則得益於開放,得益於全世界科學家的一體化。

屠呦呦獲獎後,媒體紛紛重提她落選「中科院院士」的經歷,質疑中國的院士評選體制,為何「能拿諾貝爾獎,卻當不了院士」?同時,又一次產生了獲獎榮譽屬於個人還是屬於集體的爭論。有人說,既然屠呦呦是在越戰期間由國家安排進入課題組,如果沒有組織的安排,她就不可能從事這項研究,當然也不可能有這個成就。於是又有人提出,中國特有的國家集中力量搞大事的體制是有效的。

這樣的爭論一再發生,掩蓋了中國科學界評價體系的政治化集體化封閉化特點。中國科學界和高校的浮誇、弄虛作假、抄襲欺騙、騙取科研經費等等事件時有所聞,但是結果大多不了了之。這種行為如果出現在歐美科學界,欺騙者必身敗名裂,作案犯錯的代價高得沒有人能夠消受。但是這些現象產生於中國科學圈內部,也消化於內部。醜聞一再發生,久而久之成為潛規則,弄虛作假成為佔取額外優勢的聰明做法,老實人反而吃虧。

對於科學家來說,評價體系是生存環境的最重要因素,是科學研究最強大的驅動力。中國科學不同於國外同行的一個特點是,黨和國家掌控資源,科學也要為政治服務,外行領導內行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正大光明的。中國科學體制的政治化使得科學界形成中國特色的評價系統,這種評價系統是自我滿足的,卻必須屈服於凌駕在科學界之上的意識形態和國家權力。

國際科學界的評價系統,其原則是同行評價,並在程序上盡量排除與科學無關的利益干擾。最普遍的做法是學術委員會由外部專家主導,甚至全部由外部專家組成。這些功成名就並得到科學同行承認的外部專家唯一忌諱的是自己的學術聲譽不要因為評價失誤而受損,評價結果與其沒有絲毫利益相關。一旦發現有利益衝突的嫌疑,專家們自己就會退出以潔身自好。在香港的某些高校,重大學術問題由特聘的海外學者組成委員會決定,而不是自己校內的人來決定,就是為了從程序上排除利益衝突。

但是中國科學不會這樣做,首先黨不會允許這種不可控的做法,其次科學界的大拿們不會願意這樣做,習慣於「走走路子,通通關係」的科學從業者可能也不習慣於這樣做。關起門來低水平重複,大家日子過得好就好。中國現在的教授、博士和論文數量和大學生數量非三十年前所能想像,為了顯示水平,中國人的學術稱號除了國際流行的「博士」「碩士」等以外,還有「博士生導師」等標識。這種罕見的標識法在中國的流行,說明政治權力的「看得見的手」在科學界和高校的存在,也說明了中國科學評價體系的封閉性。

當代科學有一個發現:任何封閉系統都必不可免地走向衰落。中國科學要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必須打破封閉,成為世界科學開放系統的一部分,但是最近黨對高校政治的控制,無疑是反其道而行之。

科學屬於全人類

屠呦呦得獎後說,「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她說得好,好就好在她指出了青蒿素的抗瘧作用是有益於世界人民的,而不只是有益於中國人,傳統中醫藥的有用知識,也是屬於世界人民的,而不是僅僅屬於中國。

一百多年前,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立下遺囑,要用他發明炸藥獲得的巨大財富來獎勵全世界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諾貝爾獎不局限於瑞典,諾貝爾著眼於全人類的福祉。諾貝爾科學獎要褒獎的是全世界的科學研究,不局限於瑞典的國界。

正是這樣的境界,使得諾貝爾獎一百多年來成為全人類公認的對科技成果的最高評價,這一獎項同時也推動了世界科學的開放性,鼓勵科學家們超越國界,走出國門,合作共享,並讓科研成果造福於全人類。

--原載動向總362期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元璞:中國第二個科學諾貝爾獎在哪裡?
仙湖水澤:天上掉下個屠呦呦
張致遠:屠呦呦獲諾獎是「中藥現代化」的勝利嗎?
首位獲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