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嚏猴和走路魚 喜馬拉雅山物種很新奇

人氣 1706

【大紀元10月6日報導】(中央社新德里6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保育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報告,近年來,科學家在喜馬拉雅山東部山區發現200多種物種,包括下雨時會打噴嚏的猴子,以及會「走路」的魚。

法新社與英國《衛報》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彙整科學家多年來在不丹王國、印度東北部、尼泊爾、緬甸北部、西藏南部發現的野生動物調查資料,希望提高各界意識,認識到生態敏感區面臨的威脅。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描述,新發現的物種包括藍色「會走路的鱧魚」,這種魚可呼吸空氣,在陸地上生存4天,還能在濕滑的地面滑行,最長可「走」400公尺。

其他物種包括一身華麗色系紅、黃、橘色,猛一看還以為是高貴珠寶的響尾蛇;有魚麒的「吸血鬼」魚;3種新品種香蕉。

科學家在喜馬拉雅山東部山區發現200多種物種。圖為一身華麗色系的響尾蛇。(HENNING STRACK HANSEN/WWF/AFP)

2010年,科學家在緬甸北部森林發現1種黑白色的猴子,因為牠有「朝天鼻」,雨滴是牠的罩門,每下雨必打噴嚏。

每逢下雨天,這種猴子常會把頭埋在兩腿之間,因為要是獅子鼻沾到了水,那可有罪受的。

科學家在喜馬拉雅山東部山區發現200多種物種。圖為下雨時會打噴嚏的猴子。(視頻截圖)

科學家在喜馬拉雅山東部山區發現200多種物種。圖為鷦鷯鶥。(HENNING STRACK HANSEN/WWF/AFP)

相關新聞
古怪又迷人 全球十大新物種
大湄公河區 百種新物種現蹤
亞馬遜神秘網狀物種 科學家也一無所知
失落的世界 澳北發現3新物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