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強指數」衡量經濟 李克強解釋了多少次?

人氣 1597

【大紀元2015年1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曉真報導)「克強指數」由李克強於2007年提出,是用於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亦得到不少國際機構的認可。李克強在為《經濟學人》年刊《世界2016》撰文時,對這一指數提出修正,同時釋放了不少信號。

近日,李克強在《經濟學人》上發表文章《中國經濟的藍圖》。李克強表示,中國經濟總量已超過10萬億美元,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是不可持續的。並釋放信息表示,2016年,當局要通過大力推動市場化改革,構建起一個增加創新驅動和消費拉動力的可持續增長新模式。

李克強提到,一個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另一個是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供給,將成為兩大經濟增長引擎。

李克強表示,服務業已占到中國GDP的一半,已實現對製造業的反超且升勢不減。這種發展趨勢的一個副產品是,經濟運行狀況同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新增銀行貸款等衡量指標之間的關聯繫數在發生著變化。

2007年,李克強在任職遼寧省委書記時曾告訴到訪的美國駐華大使,他更喜歡通過三個指標來追蹤遼寧的經濟動向:全省鐵路貨運量、用電量和銀行已放貸款量。他同時表示中國的GDP數據是人造的,不可信。

李克強的這一分析方法被許多國際機構認可,其三大指標組合被稱作「克強指數」。有評論者說,就真實性而言,克強指數包括的三項指標,項項涉及真金白銀,幾乎不存在做假的可能性。

去年李克強在漢堡出席中歐論壇漢堡峰會發表演說時透露,他關注中國經濟的幾個重要指標,其中包括就業、物價、居民收入以及生態環保。

在今年4月14日的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座談會上,李克強表示關注就業、居民收入以及能耗等信息。

在4月30日的中共政治局會議上,總結一季度經濟表現時,政治局用到就業、城鄉居民收入、結構改革三個指標。

騰訊財經《稜鏡》的報導將「就業、居民收入和能耗強度」稱作「新克強指數」,並表示,這已經成為李克強分析中國經濟的三個新指標。#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地下錢莊轉贓款八千億 李克強點破背後勢力
李克強所擔心三峽大壩的危險是甚麼?
李克強前大秘督陣上海 韓正第4次表態示好
習近平高層會議定調大陸股市與樓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