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憂環境污染 北京推動氣候協議

人氣 575

【大紀元2015年1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報導)在此次巴黎氣候峰會上,北京的態度比六年前的哥本哈根會議積極許多。觀察者說,北京推動全球氣候協定部份原因是中國自己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中國人從漠不關心變為擔憂環境污染。

週六(12月12日),巴黎全球氣候峰會產生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定下在幾十年內讓世界不再依靠化石燃料驅動經濟的目標,以阻止全球暖化。協議要求,從現在開始到2100年,全球氣溫不能上升超過1攝氏度。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週六說,該協議應該會給中國自己的綠色、低碳發展提供許多動力,隨著中國實施該協議,它將促進中國自己的可持續性發展。

《紐約時報》報導說,中國是溫室氣體最大的來源國,在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上被指責阻礙高級別氣候會談。在這一次的巴黎氣候峰會上,北京發出想要達成協議的強烈政治信號。

中國人從漠不關心到擔憂環境

中國非營利組織、碳論壇主席波爾(Dimitri de Boer)說,對於中國公眾以及對中共政府而言,環境問題已經變得更加重要。

波爾說,自從2009年以來,中國公眾從對環境一無所知或漠不關心,關注掙錢變成現在非常擔憂環境問題,把它放在跟掙錢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經過三十年的爆炸性經濟增長,中國城市是世界上最骯髒的城市。中國建造了數百座煤炭發電廠,買車的人增加。

在巴黎氣候峰會上,北京因為嚴重陰霾發出首次紅色警報,提醒外界中國面臨的嚴重環境挑戰。北京下令限制汽車上路、工廠和建築工地開工並關閉學校。

推動氣候協議是因中國自己的問題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說,北京推動氣候協議,是因為中國自己的問題,是因為氣候改變的效應變得越來越清楚。

姜說,氣候改變的信息非常清楚,當局必須做一些事情,同時國內決策過程變得更加面向環境。北京的空氣污染在施壓決策者,讓中國走向一個低碳經濟。

《紐約時報》報導說,為了給巴黎協議簽署加油打氣,中美兩個最大碳排放國去年設定2030年為停止排放增加的最後期限。今年六月,北京承諾每單位經濟產出的碳排放比2005年削減65%。

在九月份,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31億美元幫助發展中國家抗擊氣候改變。

中共官媒報導說,習近平跟其他領導人一起參加了巴黎峰會兩週前的開幕儀式,並且在週五跟奧巴馬通話為全球協議簽署做最後的努力。習近平告訴奧巴馬,為了國際社會的利益,他們的國家需要共同努力以確保協議達成。

北京在2009年因為阻撓哥本哈根會談而受到批評,當時一些參與國抱怨中國和印度阻礙全球減排努力,可能是他們擔憂這可能阻礙經濟增長。

現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試圖遏制溫室氣體排放。隨著北京試圖清理污染城市,它正在投資太陽能、風能和水電,甚至減少碳消耗。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巴黎氣候峰會力拼達協議 面臨五大難題
巴黎氣候峰會前 多國民眾集會表達訴求
巴黎氣候峰會前夕 全球近70萬人抗議
巴黎氣候峰會開跑 決定人類如何共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