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機一觸】曾俊華為港人「平反」!?

吳月寧

【大紀元2015年02月27日訊】「人不單為麵包而活。」馬太福音第四章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財政預算案,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不是一如所料推出的「派糖」措施,而是在結語引用了社會心理學大師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論,說:「有心理學家曾經講過,對於飢餓的人,有食物的地方就是烏托邦,自由、愛、尊重等等不可以果腹的事物,對他們都是沒有價值。」

相信曾俊華是根據自己的理解,說出了上述的話。一個飢餓的人能找到食物果腹,當然會喜出望外,但他們不可能完全否定自由、愛、尊重等的價值。馬斯洛這等殿堂級學者,也不應會有如此幼稚粗疏的想法。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論廣為人知,經常被學術界引用。簡單來說,它認為人類有五大需求層次:由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到安全感、愛與歸屬感、受到尊重、以至最高的自我實現。在一般情況下,我們需要滿足了較低的需要,才會進一步追求較高的需要。這理論和中國人所講的「衣食足,知榮辱」十分相近。中國傳統文化,卻同時有「人窮志不窮」、「士可殺、不可辱」等說法,充份肯定堅持維護尊嚴,我們甚至可以放棄生命。

曾繼續表示香港的經濟已躋身世界前列:「香港人,特別是新的一代,在物質生活以外,更加「渴望心中富有」 ……對於這一種轉變……我們需要對話,而不是對立。」

他的言外之意是,香港人一向都只是經濟動物,如套用馬斯洛的理論,就是停留在最低的生理、及安全需要兩個層次。中共政權對這觀點,更是一廂情願地深信不疑。港人過去幾十年追求民主的呼聲,他們完全歸咎於外國勢力。今天,曾俊華挺身而出為港人「平反」,指出我們正開始邁向較高的層次,也同時提醒港人,原來我們以前並不「渴望心中富有」。

綜合上述分析,曾的意思是,港人已開始由豬的生存方式,蛻變成為人類,這真是天大的喜訊!

責任編輯: 陳瑋

相關新聞
【寧機一觸】通過政改方案,等同判香港死刑
【寧機一觸】香港言論及新聞自由,岌岌可危
【寧機一觸】荒謬到連小孩都不能忍受的世界
【寧機一觸】贏取國際尊重 爭取香港民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