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時代:再現美國自由和文明

文 / 文謙
font print 人氣: 14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02月06日訊】長達四年的美國內戰花費65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當時四成的GDP,期間人們倍經傷亡貧困之苦,但為什麼內戰中的領袖林肯總統在美國民選最愛戴的總統中持續名列三甲?一百多年過去了,他為什麼得到人民深遠的尊敬?

在美國有三個聯邦假日紀念個人生日,這三位分別為華盛頓、林肯和馬丁路德金。將逢2月12日林肯假日,我們編選此文,以誌紀念。

兄弟阋墻 内戰爆發

美國南北戰爭前,南方奴隸主堅持蓄奴和剝削奴隸。美國人口的八分之一是黑人奴隸,集中在聯邦南部,這些奴隸形成了特殊和重大的利益,以這種利益為核心的大背景導致了美國南北戰爭。

人人生而平等

林肯在他總統連任的演講中指出:「雙方都念同一本《聖經》,向同一個上帝祈禱。有人竟敢要求公正的上帝幫助他們從別人臉上流的汗水中榨取麵包。」「世界因為罪過而遭禍!引起那個罪過的人是該遭禍的。」

在1967年4月,非洲裔部長西蒙•比爾德(Simeon Beard)這樣解釋那場戰爭:「上帝的意圖是:通過戰爭,而讓自由傳承下去」。「God intended, through the war, you should pass through free」。

讓這條河永遠流趟在美國

1862年初,當戰爭局勢越來越對北方不利的時候,准將格蘭特 (Ulysses Grant)捕捉到了戰場上的信息。他知道,如果再不出擊,情況就被動了。在冬天積雪還未完全融化,在一些北方的將軍們還在不得要領,討論如何防御的時候,就在戰爭處於最關鍵的時刻,格蘭特準備進攻亨利要塞,是在田納西河和坎伯蘭河兩河中的要塞之一,控制兩河可切斷已進入北方的南方軍隊的後路。

當格蘭特走在寬闊的密西西比河的河岸, 一只飛翔的鳥兒展開翅膀愜意地飛翔在天空之下,歡快的叫聲清脆悅耳,格蘭特看呆了。他回去寫下了一封致當時的陸軍統帥哈勒克將軍的信:

「我的胸中有無窮的力量 ,我可以讓這條河永遠流在美國的土地上 ,我們的後代不會因為失去它而流離失所 。」「我向您報告我的意見,是因為我覺得我有能力完成這個計畫,因為它是可行的,我將為此在所不惜。 」

讚賞格蘭特勇氣 獲大捷

林肯總統從議會趕來,聽完報告,大加赞赏。「我認為格蘭特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當我們全軍準備防禦的時候,他卻要開始進攻,這需要巨大的勇氣,攻擊亨利要塞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計劃。讓他去做吧。」

格蘭特率軍勢如破竹的包圍了亨利要塞。守衛此城的司令官是格蘭特在西點軍校時的同學,憚於格蘭特的勇猛, 他派人詢問,如果他開城投降將給予甚麼條件。 格蘭特斷然回答:「沒有任何條件可講,只有立即無條件投降,否則馬上下令進攻!」

於是,南方軍隊豎起白旗,15000名士兵放下武器,格蘭特取得了北方到那時為止的首次重大勝利。2月16日,另一個多纳尔森要塞也被攻下,收復了肯塔基州。
1863年10月16日,林肯命令所有西部軍聽從格蘭特指揮。格蘭特後來成為美國兩任總統。

解放奴隸公告

1862年9月,林肯宣布解放奴隸公告(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將在1863年1月1日簽署並實施。當美國南方農奴主和領袖們指責聲還在蔓延時,解放奴隸宣言很快得到了法國英國社會的支持。他們認識到這不僅僅是種族的,是美國的,它更是是維護世界自由的精神運動。來自國際上的支持再次推動了自由在美國的生根。

從柏拉圖到喬治·華盛頓、從托馬斯·杰斐遜等美國國父們到亞伯拉罕林肯,他們都有這樣的共識和理想:國家的政治責任和機會,是建立在公正的公民財產所有權之上。

解放奴隸,標誌著美國黑人自由的誕生,也標誌美國維護捍衛人自由的權利的決心,比歷史上任何時期,更為中肯和熱切 。

任命維護自由的大法官

在大法官羅傑·B·托尼(RogerB. Taney )1864年10月去世後,在面對國家重建的前瞻考量中,林肯知道,重建國家將需要一個堅定維護自由人權的大法官。林肯任命薩蒙·蔡斯(Salmon P. Chase)接任托尼大法官之位,為聯邦首席大法官。 1861年至1864年間,薩蒙·蔡斯曾被林肯任命為美國財務部長,倡導土地自由、勞工自由和人民自由(Free Soil, Free Labor, Free Men)。

當被問及為什麼林肯任命了一個可能會成為競選連任總統的競爭對手時,林肯說:「重要的事必須完成,(不管他是誰),否則,我可能在背叛我對國家責任的信念。」

再現美國自由立國精神

於是,被林肯稱為典範的路易斯安那州,通過第十三條憲法修正案,全部解放自由奴隸,沒有中間過渡。公立學校應施益所有的種族,無論是白人還是有色人種。

沿著國父們曾經留給這個國家的立國精神,美國曾創造出了八十年的繁榮。之後出現的奴隸和特殊重大利益集團,導致了叛離和戰爭。

美國聲名卓著的佈道士畢傑( Henry Ward Beecher)明確指出:「那些有野心的、受過教育的、有謀略的南方政治領袖們應該承擔這場戰爭的所有罪過。」(I charge the whole guilt of the war upon the ambitious, educated , plotting , political leaders of the south.)

付出數萬生命,消耗了近半國庫,代價的確不菲,但以堅定與公正,以寬容與和平,在林肯的感召和引領下,這片土地上的三軍將士和愛好自由的人民,再一次將美國拉回到捍衛自由和愛護平等的精神之路。

也許正是那種忍辱負重以德化怨的人格力量,才會在林肯的葬禮上,有當時桀傲不驯、曾公開羞侮过林肯的戰爭部长斯坦顿( Edwin McMasters Stanton)在林肯被暗殺後的十天裏,每天都去看望林肯的兒子羅伯特,而每次拜訪的前幾分鐘裏都是默默垂淚,說不出一句話來。在林肯的葬禮上,斯坦顿留下了這樣一句話:

「這一刻起,他將流芳萬世(Now He Belongs to the Ages)。」

(參考文獻:Orville Burton著作《The Age of Lincoln》、《You Are the Best Grant》和維基百科等公共資訊。)

圖:Mount Rushmore 拉什摩爾山的四位總統巨雕像。左起為華盛頓總統(George Washington)、傑斐遜總統Thomas Jefferson、羅斯福總統(Theodor Roosevelt)和林肯總統(Abraham Lincoln)。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田清、任愛琳編譯報導)歷時四年的美國南北戰爭,造成無數士兵傷亡,並且對美國社會及政經狀況影響重大。事實上,根據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總統在1863年7月7日寫給亨利‧哈萊克(Henry Halleck) 將軍的一張便條可推斷,林肯總統原先預計這場從1861年持續到1864的內戰能夠提早結束。
  • 從2020年以來,地球上的人們經歷著一場這茬歷史中最嚴酷的災難與痛苦的考驗,這些災難,不論是直接的或是間接的,都在拷問著人們各自的善惡價值觀與良知的選擇,人類的出路在何方?奇妙的是,幾位大預言家的預言都共同指向來自東方的信仰之光!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經年過三十還沒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長相面術。有一天見到王某,其姑父面露憂愁之色,對他說:「你到十月應該有大難,不能夠逃脫,怎麼辦呢?」
  • 成功預言以巴衝突,阿南德發現奇特規律?!他警告,6月中旬有大事要發生?!2024–2025中國文革再現?
  • 奇異天象預示東方一座大城市即將毀滅?30年前的科幻小說,其實是超能力者的預言?他為何能窺探天機?
  • 「藥王」孫思邈淡泊名利,仙風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學識和道行高深,「精識高道,深達攝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攝生之道,相傳他活到141歲,外貌非常年輕,人們從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閎、安期先生之類的神仙。孫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雷州半島南渡河畔小鎮窯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國家各項運動對個人命運深刻影響下,展現堅強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狀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過河時吟誦的詩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狀元的資格便被褫奪了……
  • 根據《玉壺野史》卷一記載,曹彬滿周歲時,曹家舉行了慶生宴會。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擺在宴席上。眾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麼呢?
  • 故事中的漁民救人不圖名、不圖利、不圖報,既幫淹死鬼修成了正果,自己因救了三個人積了很大陰德。自從淹死鬼做了土地神,漁民就再也不打魚了。而漁民也得到了福報,在神佛的護佑下,不管災年豐年,他家的莊稼年年豐收,家中事事順利,家境也慢慢富裕起來,他活到八十多歲無疾而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