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達斯不酷 流失美國市場

1970年代阿迪達斯佔美國體育鞋市場的主導地位 到了2014年其零售市場份額僅約7%

人氣 9

【大紀元2015年03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綜合報導)阿迪達斯(Adidas)經營陷入泥淖。過去三年裏北美市場銷售一直下滑。其股價曾於2002年至2013年增長了3倍,但到了2014年卻大跌38%,至57.6歐元。今年初略有起色。星期一(23日)又傳出管理層對發展策略出現分歧,股價又挫敗2.3%,收報68.72歐元(約75.2美元)。

「美國品牌佔有全球運動鞋的40%,卻100%引導世界運動鞋潮流」,體育用品行業分析師鮑威爾Matt Powell表示:「要贏得世界,就需要贏得美國。」

2013年,美國運動服裝和鞋類的批發營業額為516億美元,佔全球銷售的43%。美國市場地位舉足輕重,全球體育迷也多以美國流行文化馬首是瞻。

在美國,阿迪達斯曾是耐克(Nike)最大的競爭對手。但去年,Under Armour成為美國第2大體育用品公司,僅次於耐克,阿迪達斯被擠到第三位。

那麼,阿迪達斯哪裏出了問題?《商業內幕》歸結了下面幾項原因:

德國高層不瞭解美國味

紐約鞋類連鎖店Nohble經營者Christine Noh告訴《華爾街日報》稱,阿迪達斯不再聆聽零售商對於美國流行款式走向的意見。

她表示,如果上層管理是在德國,他們不知道美國消費潮流變化,就很難將信息傳遞到頂層,並採取有效行動。

目前,阿迪達斯正在努力引進更多「美國味」的產品。

輸掉主要球星代言人給耐克

例如,1980年代阿迪達斯認為球迷會更喜歡高個兒球員,因此曾向邁克喬丹(Michael Jordan)傳遞合作意向,但卻讓耐克捷足先登,把喬丹簽走了。

根據《福布斯》報導,30年後的今天,即便喬丹離開NBA超過10年,耐克旗下的「喬丹品牌」(Jordan Brand)仍然創造數十億美元的營收。

耐克公司贊助並聘用為代言人的美國運動員數量,遠遠超過阿迪達斯。2014-2015NBA球季,穿耐克球鞋登場的球員共計有283名,名列第一;第二是阿迪達斯,卻僅有70名;第三則是「喬丹品牌」,有39名。

新品上市週轉期過長

阿迪達斯產品從設計到上架平均約需18個月左右。這阻礙了該公司抓住新潮流興起之際熱銷產品的時機。

阿迪達斯表示,他們正計劃縮短新品上市週轉時間至6個月。

阿迪達斯去年四季度財報虧損擴大至1.4億歐元(約1.53億美元),營收36億歐元(39.39美元)。2014年全年淨利4.9億美元,大幅下滑38%。

反觀耐克,上星期發佈了優於預期的季度財報,利潤增長16%至7.91億美元,銷售額增長7%至75億美元,若除去匯率因素,耐克當季銷售額增長13%。

耐克股價近一年來上漲36.5%。此前,耐克股價曾在去年11月28日創出99.76美元的階段性高位。星期一微跌收報101.46美元。

責任編輯:李玉

相關新聞
耐克進入2014年全球創新百強名單
耐克總部擴張計劃 辦公空間翻倍
NBA科比破喬丹紀錄 湖人3連勝
耐克銷售大漲15% 訂單未達標股價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