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農業面源」污染日益嚴重

人氣 273

【大紀元2015年04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曉真報導)中共農業部稱,大陸農業面源污染仍在加劇,其重點問題包括化肥農藥使用量高、化肥利用率低、畜禽糞便污染及農膜污染等。

農業面源污染加劇

據陸媒報導,4月14日,中共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農業面源污染總體形勢嚴峻,種類多、分佈廣,不同類型污染在不同地區差異大。他舉例說,西北乾旱地區,由於農膜的大量使用,農膜污染問題嚴重。目前,小於0.008毫米的農膜還在廣泛使用,這類地膜容易老化並殘留在土壤裡。

中東部地區,農藥、化肥面源污染問題突出。中國化肥綜合利用率為30%左右,在果樹和蔬菜上大量使用,超出安全水平。農藥使用量達32萬噸左右,農藥利用率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

而南方地區,由於畜禽養殖規模化水平比較高,規模也比較大,相對來講農業畜禽糞便污染問題顯著。

此外,農作物秸稈生物量超過9億噸,且還在增加,綜合利用率只有76%左右。秸稈焚燒會導致環境問題;秸稈如果隨意堆到河溝裡、湖裡,通過腐爛也會產生有害物質進入水體。

據互動百科介紹,農村面源污染是指農村生活和農業生產活動中,溶解的或固體的污染物,如農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農藥重金屬、農村禽畜糞便與生活垃圾等有機或無機物質,從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徑流沖刷作用下,通過農田地表徑流、農田排水和地下滲漏,造成大量污染物進入受納水體(河流、湖泊、水庫、海灣)所引起的污染。

農業資源環境惡化

中共農業部在近日發佈的《關於農業面源污染》的文件中承認,目前,中國農業資源環境遭受著外源性污染和內源性污染的雙重壓力,已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約束。

該文件提到,一方面,工業和城市污染向農業農村轉移排放,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令人堪憂;另一方面,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過量使用,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和農田殘膜等農業廢棄物不合理處置,導致農業面源污染日益嚴重,加劇了土壤和水體污染風險。

《自由亞洲》援引旅居德國的中國環保專家王維洛的評論表示,中國農村地區所遭受的包括土地重金屬污染在內的各種污染狀況嚴重,這是過去30年來政府不作為和企業不負責任造成的。

王維洛說:「中國的重金屬污染問題是相當嚴重的,中國很多的河流都已經被污染了,而中國農地的重金屬污染面積則更大。而造成這個污染的主要來源就是工業廢氣、廢渣和廢水的排放。而企業是根據政府所允許的標準來排放污染物的。因此可以說,中國企業和政府都對如今中國嚴重的污染狀況負有責任。」

2012年,大陸《經濟參考報》報導,中國土壤污染中的有毒化工和重金屬污染日積月累,導致污染事故的頻繁爆發,全國耕種土地面積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屬污染,成為「毒土」,喪失了生產能力。這種日益加劇的污染趨勢可能還要持續30年。

中共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去年公佈的調查數據顯示,近年來,鎘的含量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增加,在西南地區和沿海地區增幅超過50%,在華北、東北和西部地區增加10%至40%,嚴重威脅著民眾的身體健康。

近年來,湖南「鎘大米」、陝西鉛污染等土壤重金屬污染事件多有發生,但官方至今仍未公佈中國土壤污染面積。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廣東翁源400民眾散步抗議企業排污
大陸地下水污染嚴重 面臨無水喝困境
日媒:中國水資源短缺迫在眉睫
大陸791種飲料不合格  瓶桶裝水佔98%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