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藏獒泡沫從吹起到破滅

人氣 1619
標籤: , ,

【大紀元2015年04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穆清綜合報導)中國的藏獒熱正在退潮。北京動物權利活動人士在今年年初的一次活動中,曾解救了20只藏獒,這些以往價值20萬美元的狗,如今僅以每隻5美元的價格賣給屠宰場,做成火鍋食材和衣料。藏獒是如何在中國成為「神獸」的,又是如何身價一落千丈,其中的原因引發人們關注。

藏獒身價一落千丈

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奢侈品行業從興盛到蕭條的變化中,出現了許多遭到貶值的商品,比如黑色奧迪、歐米茄手錶、高檔高粱酒和三線城市的高端公寓。現在又輪到了藏獒,這種步伐沉緩的牧羊犬來自喜馬拉雅高原,曾經是想要突顯身份的中國人的必備之物。

四年前,一隻名為「轟動」的紅棕色純種藏獒賣出了160萬美元的價格,不過有些持懷疑態度的人說,這個價格可能出於營銷目的被誇大。

報導說,如今,這些藏獒飼養者面臨著產量過剩的問題。買家基本上已經消失,價格下降到頂峰時期的一小部份。擁有獅子一樣的毛髮和粗壯四肢的優質藏獒,平均要價在2,000美元左右,不過,許多絕望的飼養者願意以更低的價格出手。

「如果我有其他機會,我會退出這一行。」中國西北部青海省的一名資深藏獒飼養者貢巴(Gombo,音譯)說。他表示,餵養一頭約70公斤的食肉動物,每天需要50到60美元的成本。

「我們的壓力很大。」他說。

根據藏獒協會的數據,2013年以來,西藏的95個養殖場有大約一半已經倒閉。在中國西南部的四川省,曾經生意紅火的成都純種藏獒集市,已經變成了一個寵物和水族展覽會。

藏獒引發愛狗者和投機者關注

藏獒是一種高原的工作犬,叫聲渾厚。它們能適應嚴寒的冬季,以及高海拔地區氧氣稀薄的草原,最初僅由僧侶、土司等飼養,多用於牧羊、護院。不少喇嘛曾前往草原傳教,獲准攜帶藏獒。

1875年,藏獒首次出現在英國的狗秀上。1950年代,尼泊爾向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贈送了兩隻藏獒。1969年和1976年,藏獒被再次分別輸入美國和英國,並成功適應下來。1974年,美國藏獒協會成立。1979年10月,在美國全國專業比賽(National Specialty Match)中,藏獒正式亮相。1980年代,世界經濟復甦,在國外飼養藏獒的人漸漸增多,價格也逐漸走高。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原本並不為國人所知的藏獒,引起了愛狗者和投機者的關注。

專欄作者岑少宇刊文介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電視連續劇《警犬卡爾》火爆熒屏,於是在大街上牽著一條「德國牧羊犬」就成了時尚。藏獒則有更好的、可供炒作的「先天條件」。

首先西藏保留了極強的高原神秘感。在八九十年代,關於西藏的小說、詩歌越來越多,人們「膜拜」西藏的風俗文化,從中挖掘感悟,藏獒非常符合這一文化流行趨勢,因此順利完成了價格攀昇的第一階段。1999年,普通的藏獒幼犬約2,000元,成年犬約8,000元。一條2個月大的幼獒在國內價格最高達5萬元,成年藏獒最高達20萬元!

同年,AKC的存欄服務(AKC Foundation Stock Service)中列入了藏獒。這是國際組織對民間藏獒飼養量逐漸上升的反應,有了初步的肯定後,藏獒的市場前景更被投資者看好。

炒作投機 利益是推動力

岑少宇表示,為了確保投機的成功,還必須加大炒作的力度。藏獒原本只是沾了西藏神秘的光,現在必須自己發出「神話」之光。於是最具原始風味的「神話」層出不窮:「天降神犬」,甚至攀上「天狗」「哮天犬」。

再進一步勾起養狗人興趣的「神話」是藏獒的勇猛,從殺狼斗豹直到戰獅敵虎,甚至輕輕鬆鬆就把雪豹當午飯吃掉了。

資深藏獒飼養者貢巴也表示,藏獒能在面對任何威脅時,勇猛無畏地保護財產、人類和牲畜,人們為它們感到自豪。

北京的營銷研究公司《精日傳媒》(Jing Daily)主編利茲‧福羅拉(Liz Flora)說,藏獒以凶猛聞名,傳統上常和崇尚自由的遊牧藏人聯繫起來,為擁有藏獒的漢族人提供了一種靠近喜馬拉雅山的浪漫風情。「狂熱是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巨大推動力。」

《紐約時報》報導說,在藏獒熱的高峰時期,一些飼養者還用硅膠對他們的狗進行填充,讓它們看起來更加威猛。2013年初,一隻狗在接受拉皮手術時,死在了手術台上。為此,這名主人對北京的這家動物診所提起了訴訟。原因是這位主人讓整形醫生去改變狗的鬆垮面部,「如果我的狗更好看,母狗的主人就願意出更高的價錢,讓他們的狗與我的交配。」

隨著藏獒價格一路攀昇,也吸引了很多一心只想投機發財的人。這些投機者的手段也很簡單,作為「藏獒商」互相轉手倒賣,迅速哄抬價格。而林林總總的犬展、獒展就是抬價的好地方。

另外,2004年8月,美國AKC批准藏獒在2005年參加比賽。這也被國內某些投機者認為是利好消息。於是形成了價格上漲的第二波高峰。2004年,普通藏獒幼犬價格漲至約3萬元。而「純種」藏獒的炒作最終使最高價格突破百萬,甚至達到數千萬。

名人、媒體助推藏獒「神話」

岑少宇表示,名人和報刊媒體或出於利益,或出於知識有限,也非常配合炒作者推銷「藏獒神話」。

他列舉,田徑教練馬俊仁為宣揚藏獒的勇猛,就曾說「一獒可以敵二虎」。他也從小鬧養藏獒,改為開辦養殖場。後來,一度大紅大紫的孫海英和呂麗萍養藏獒,同樣為藏獒界打了無形的廣告。

報刊媒體也在推波助瀾。最初是一些犬類雜誌,到2002年,「藏獒神話」進入一些發行量不錯的市井雜誌或農村雜誌。最後連央視和地方電視台也介入報導。

這些報刊和電視台的相關欄目大多關注市井奇聞、情感故事等,其編輯製作隊伍或許不具備鑒別「藏獒神話」的能力。

岑少宇表示,文化想像最終「積澱」為諸多關於藏獒的書籍,有的看似科普介紹,有的則是「大部份根據親身經歷」寫成的小說。白紙黑字的東西令愛好者對藏獒神話更加篤信不疑。成了一個編造神話——付梓出版——證明神話——繼續誇張編造新神話的怪圈。

通過種種「神話」,藏獒界吸引了一批可能「真信」的有錢人。炒作者在其基礎上繼續發揮,並利用部份富人的交友圈形成攀比風潮。

藏獒泡沫的破滅

岑少宇表示,炒作者算盤雖精,但還是沒能撐住市場。2005年,由於大量資本受虛假繁榮吸引而盲目擁入市場,普通藏獒幼犬的均價達到5萬元以上,一般成年藏獒均價在十幾萬元左右。但2006年起,藏獒價格開始大幅下滑,到2007年中,成交量和售價只有2005年最高點的70%。

華爾街報導引用南京農業大學教授、藏獒專家李群的話說,不講道德的飼養者開始用純種藏獒與其他種類的狗交配,從而降低了藏獒的固有價值,也讓潛在買家望而卻步。「2013年,市場已經充斥雜交品種。」

岑少宇表示,藏獒泡沫破了,出現了很多幾千元的藏獒,其實多數都是雜交藏獒。很多有些小錢,被藏獒神話「教育」的人,現在終於有機會躋身「貴族」「巨富」的行列,擁有藏獒。

與過去在別墅裡養藏獒,甚至有養殖場的富翁不同,這些人只是住在人口密集地區、略有些錢的普通人。這就對周圍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關於藏獒襲擊人類的致死案例也開始減弱了人們對這種狗的熱忱。

中國多地曾發生藏獒襲擊無辜路人事件,在大連的案例中,遇襲的3歲半女童甚至被咬住脖子,氣管血管皆斷,不幸慘死。

岑少宇表示,藏獒的神話也該結束了,否則更多的人將拿藏獒作為自己的臉面,不顧禁令在城市裡飼養,威脅著每個人,包括狗主人自己的安全。畢竟,藏獒不適合作為寵物犬。甚至連當工作犬都不理想。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Stanley Coren,結合208位各地馴狗專家、63名小型動物獸醫師及14名研究警戒犬與護衛狗的專家對著名犬種的深入訪談觀察,並在Vancouver Dog Obedience Club提供的大量資料支持下,對各犬種的工作服從性和智商進行了排名。藏獒僅並列第46位。

遺棄藏獒行為或激增

近年來,中國許多城市都已開始禁止飼養藏獒,從而進一步抑制了需求,可能還會造成遺棄行為的激增。

北京新天地國際動物醫院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彭蔚芬(Mary Peng)稱,在中國的25年間,她接連看到過多次養狗熱潮,這些熱潮總是從投機養殖開始,然後再以大規模的拋棄結束。「10年前是德國牧羊犬,然後是金毛獵犬,然後是斑點狗和哈士奇。」她說:「但是從幾年前的瘋狂價格來看,我從沒想過藏獒也會被裝上運輸肉類的卡車。」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煤老闆天價買藏紅獒「轟動」 稱為玩耍
讓女兒「與狼共舞」 父稱「因為愛她」
長沙市民養3狼狗1藏獒 抗強拆3年
女演員聲稱被藏獒咬傷  橫店影城否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