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間舞蹈之「鼓舞」

作者:茹之
font print 人氣: 36
【字號】    
   標籤: tags: ,

從古至今,在中國宮廷之外的民間,也流傳著許多美妙的舞蹈,我們稱之為「民間舞蹈」,其中最有氣勢的舞蹈當屬「鼓舞」。

顧名思義,鼓舞的舞蹈動作應當是圍繞著「鼓」展開。而作為打擊樂器的「鼓」起源很早。傳說遠古時有伊耆氏用土製的鼓,鼓槌是用草紮成。又傳說夏后氏有一種鼓是有足的。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鼓」字、「鞀」字,此外還有一面木腔蟒皮鼓,表明遠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經有此樂器。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中國又吸收和利用了一些從其它國家傳來的鼓。

到唐時,鼓已經有了如下種類:腰鼓、毛員鼓(腰鼓的一種)、都曇鼓(古代細長、直徑較小的腰鼓)、答臘鼓、羯鼓、節鼓、檐鼓、齊鼓、鞀鼓(今天的撥浪鼓)、雞婁鼓、大鼓、軍鼓、手鼓、扁鼓等。

圍繞著這些不同的鼓,中國歷代有著不同的鼓舞,有些鼓舞流傳至今而不衰。

那麼,最初的鼓舞是用在哪些場合表演呢?在中國遠古時期,人們認為鼓聲的節律可以通神,引來雨水,因此鼓舞大概是在乾旱求雨時表演。《周易》記載︰「鼓之舞之以敬神」,又說明當時敬神的人們,在祭祀神明時也是在鼓的伴奏下舞蹈。此外,在戰爭中鼓舞士氣、慶祝勝利等也會表演「鼓」舞。

中國有文字記載的「鼓」舞大概是在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表明,當時已經有了關於擊鼓撞鐘「奏舞」的記載。

漢朝有《建鼓舞》和《盤鼓舞》,南北朝石窟中則繪有《花鼓伎樂》,唐代《腰鼓舞》十分盛行,宋代有《花鼓舞》,元代有《百面鑼鼓》、清代有《太平鼓舞》,這些鼓舞在中國歷史上一直在民間流傳著。

至今中國各地仍有不同風格的鼓舞流傳著,一類是氣勢磅薄的鼓舞,如陝西《安塞腰鼓》、山西《花鼓》、甘肅《太平鼓舞》;一類是小巧俏麗、邊唱邊舞的小型鼓舞,如安徽《鳳陽花鼓》。

漢代《建鼓舞》中的「建」意思是「樹」。該舞是用木柱穿過鼓的中部將鼓立起來,舞者在鼓的兩旁,邊擊鼓邊舞動。舞蹈動作一般有蹲步揚臂擊鼓、單腿跪地擊鼓等,有時還會擊打鈴、鐘等其它樂器。多為男子表演,主要表現男子的陽剛之美。

《盤鼓舞》也是漢代十分流行的舞蹈,又稱《盤舞》、《七盤舞》,多在宴享時助興。它是一種踏在盤與鼓上表演的舞蹈,舞者多為男性,通常頭戴冠帽,身穿長袖舞衣,腳穿特製舞鞋。

舞時將盤和鼓排列在地,舞者在盤與鼓上縱橫騰踏、屈身折體、翻撲倒立,表演各種舞姿,同時在盤和鼓上踏出富有節奏的聲響,也有女性表演者。表演有獨舞、雙人舞和群舞。

在山西的雲岡石窟,存有南北朝時期的胸前掛鼓拍擊的天宮伎樂繪畫,有些類似今天山西民間「花鼓舞」。山西的「花鼓舞」形式多樣,鼓的位置分高鼓(鼓掛胸前)、低鼓(鼓掛腰間)、多鼓(腰、胸、肩各掛一鼓)。在舞動時,舞者有節奏的敲擊鼓,有雙敲邊和單敲邊。

而唐代的《腰鼓舞》、宋代的《花鼓舞》、清代的《太平鼓舞》在今天一直在許多地方的民間流傳著。比如陝西的《安塞腰鼓》,擊舞起來,其氣勢可將山河吞沒;再如《太平鼓舞》,鼓形如扇,敲擊時聲音響亮,氣勢如宏。

特別是甘肅蘭州的《太平鼓》更是獨樹一幟,其桶形鼓身長1米,用牛皮製的鼓鞭抽打,鼓聲隆隆,聲震數里。在舞蹈時,要求擊鼓動作幅度大,力度強,有跳、躍、騰、閃、騎等舞蹈技巧。

還有安徽《鳳陽花鼓》流傳非常廣,通常由男女二人表演,女舞者背著形如冬瓜的花鼓,男舞者執著小鑼,邊唱邊舞。歌詞多唱述流浪漂泊生活之苦。

如今的山西除了著名的「花鼓舞」外,還有「轉身鼓」、「花慶鼓」、「扇鼓」、「五虎爬山」、「穿箱鑼鼓」、「腰鼓」、「口含花鼓」、「迓鼓」等近二十多種鼓舞。

除了漢族有著種類不同的「鼓」舞外,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也有許多鼓舞。比如藏族的《執巴鼓舞》,維吾爾族的《手鼓舞》,苗族、彝、壯、瑤等族的《銅鈸舞》,苗族、彝族的《花鼓舞》,佤族的《木鼓舞》、瑤族的《黃泥鼓舞》等,均各具特色。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王書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黃石屏道:「這當然是辦得到的事。」醫生道:「可以試驗給我看嗎?」黃石屏道:「沒有不可以的,不過這東西不是好隨意試驗,因為關係著人命,誰敢拿人命為兒戲呢?」
  • 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於2015年4月20日、21日在奧地利薩爾茲堡的大節慶劇院(Großes Festspielhaus)進行了兩場精彩的演出,奧地利報紙《DrehPunktKultur》網絡版發表題為〈從天上來到凡塵〉(Punktlandung vom Himmel auf der Erde)的文章,讚美神韻藝術團令人印象深刻的精湛演出。以下是該報導的部分內容:
  • 4月23日,神韻世界藝術團在美國華盛頓DC肯尼迪藝術中心歌劇院(Kennedy Center Opera House)的演出進入第6場,劇場內氣氛熱情洋溢,掌聲、讚歎聲不絕於耳。
  • 「我以前,捉鮑魚在全個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門老一輩的人說起我的名字都認識,就是最會捉鮑魚那個!」年屆七旬的塔門原居民黎雄(雄哥)回憶童年時光,語氣頓時興奮了起來,「我們沒有東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魚、蝦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門島,千帆競發,漁獲滿滿,「我們吃不起麵包的,是吃鮑魚、吃海膽長大!」原來那時候的塔門,麵包比鮑魚還矜貴,真是讓筆者大開眼界。
  • 黃曆元月十五夜稱「元宵」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呢?中原大陸幅員廣,南北兩地的風俗也常有差異,以「元宵」稱圓子(湯圓)是起於何時呢?元宵吃圓子從何時成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說圓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還有人說有餡的圓子稱「元宵」,無餡的圓子稱「湯圓」,真是如此嗎?
  • 黃曆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今年是龍年,歲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龍子、龍女,生肖屬龍。然而,黃曆新年和十二生肖並非華人專屬,不同國家對於生肖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在中亞國家哈薩克,今年的生肖是蝸牛而不是龍,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就變成屬蝸牛了。
  • 秋風起兮,七夕節又將來到。牛郎(牽牛)、織女與中華兒女相伴幾千年,有情有義的婚姻,相許相牽的愛情,千百年來代代相傳。七夕的一年一會,讓人感嘆之外,也讓我們反思什麼嗎?
  • 黃曆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陽。「端午」處於純陽之端。民間有俗諺「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端午節的節俗很多,來源久遠,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一起來文化尋根:回顧端午節的九大節俗與故事。
  • 端午「五紅」、「十二紅」的養生飲食,都是觀察時令,巧用時鮮,以促進身心健康的傳統中醫的養生方法,同時五行養生的原理也在其中體現。不管時代怎麼推進,注重天人合一,順應節令過生活,上天自然賜給人最鮮美的生活滋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