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敏:非京籍兒童上學難的根源

人氣 14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06月01日訊】六一兒童節,對於戶籍不在北京的學齡兒童,節日的歡樂與否決定於一夕之間。在北京「幼升小」(幼兒園升小學)集中招生工作5月31日24時正式結束後,若是條件不完備而無法取得初審資格的非京籍兒童,就將面臨「留下來無學可上,回老家成為留守兒童」的兩難抉擇。

按慣例,5月起進入非京籍學齡兒童入學審查的季節,初審過後,在6月1日到開學這段時間內,入學兒童情況特殊者,依規定仍有補審的機會,但據報導,以往的實際情況是多數學校已經不再受理作業,所以別說排隊補件,而是連門都進不去,這意味著相當多的非京籍兒童已經被拒於公立學校校門外。

公立學校入學門檻不斷加高,私立學校學費昂貴又負擔不起,每年此時,輿論關注與家長維權之聲不絕於耳,只要網搜「非京籍幼升小」詞條,就會發現相關網頁之多以及入學條件一年難過一年。

非京籍兒童入學有多難?要想讓非京籍的孩子入學,首先要有「借讀證」,辦理借讀證的相關手續,又需要備妥相關證明與證件。

據報導,今年非京籍兒童入學提供「五證」的政策基本不變,但是具體細則由各區縣自行制定。各自為政的結果是,細則竟讓「五證」衍生出多達28個證件,只要其中一項證明稍有不符規定,孩子就被拒於門外。而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這是經常且容易發生的事。

據報導,嚴苛的細則,不僅針對低端勞動者,很多在京繳納十年社保甚至已經買房置產的家長也開始犯難。為了取得林林總總的官方文書,許多家長這段時間緊趕慢趕的在北京與老家之間兩地奔波,最貼切寫照莫過「不是在辦證,就是在辦證的路上」。至於「辦證難,要證明的東西也很難」的荒謬,就更無須贅述了。

不過,還有比心力交瘁的辦證過程更讓家長崩潰的情況,例如「五證」常常卡死在該死的暫住證,非京籍租房的兒童至少要辦齊28個證件才有初審資格,自有住房的也要連續6個月、斷檔一天都不行的暫住證來證明,這讓家長經常遭遇類如「在原籍不就沒事了?誰讓來北京?從哪兒來回哪兒去」等的冷嘲熱諷。

非京籍兒童的父母確實多是外地來京創業或務工的,問題是若非他們老家農地變建地,良田變荒蕪的過不下去,誰想離鄉背井。說到底,他們會蜂擁北京等一線大城,最主要原因還不在城市資源豐富,而是地方太腐敗,相對比較正規的京城,讓孩子在這裏上學,對父母來說,也不是覬覦所謂優勢的學區資源,而是不希望孩子成為留守兒童,能夠陪著他一起長大。

「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留下來無學可上,回老家成為留守兒童」,也許有人會說,北京對外來人口的冷酷和那些無所不在的條條框框令人寒心,但其實問題還不在於表面上的孩子太多或是學校太少,城市規劃還是人口調控。而是哪一個國家有這種萬惡的戶籍制度,住在自己買的房子要辦「暫住證」就已經很荒謬了,小孩享有國家義務教育,還要「借讀」。

對於一個國家的每一個大大小小城市,沒有不該來的人。今天不能說是北京有地域歧視,而是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中共這個政權與體制歧視中國人的本質導致各種變態的社會制度,讓每個人都不幸福,讓中國人居住在自己的國土上還要「暫住」的荒謬。其實當前中國,西來幽靈中共才是最該「從哪兒來回哪兒去」的外來分子。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漫畫:民工的孩子上學難
劉蔚:我們的祖先幾千年來都不存在上學難的問題
路毀上學難 坐飛機轉公路到校
中共高官:我國不存在上學難,上學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