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談判破局 聯儲議息

前景不明朗 拖累歐亞股市 港股大跌418點

人氣 2

【大紀元2015年06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玲浦香港報道)希臘與國際債權人之間的談判再度破裂、美國聯儲局加息預期升溫、新MERS疫情等國際多重因素影響,昨日亞洲股市普遍受壓。港股方面,受A股急跌,加上政改投票進入倒數影響,昨日收市跌418點,全日大市成交額1,165.14億元,是4月5日「港股大時代」以來最差。分析師預料,未來一周港股前景不明朗,仍處調整期。而數據顯示,外國基金近期大舉撤出A股,凸顯A股泡沫化,或令港股添壓。

星期一開市,市場和外媒紛紛關注國際上多個不明朗因素對股市的影響。

希臘與其歐洲債權人就經濟改革協議的「最後斡旋」,周日晚宣告破裂。在布魯塞爾,希臘代表團提出新的財務改革計劃,與歐盟、歐洲央行以及國基會代表進行談判。但這場磋商進行45分鐘就結束,希臘談判人員離場。歐盟、歐央行和國基會發表的聯合聲明指,希臘的方案依然不完整,談判雖然取得一些進展,但雙方仍有重大分歧,主要涉及每年20億歐元的緊縮措施。

希臘談判破裂限期逼近

下一步談判將轉交歐元集團,外界相信,本周四歐元區財長會議的決定,將成為希臘是否會違約的關鍵。

希臘方面,副總理德拉加薩斯稱仍然準備重啟談判,但批評債權人堅持要削減退休金及上調增值稅。希臘總理齊普拉斯也繼續強硬姿態,稱如果歐盟想分裂、繼續羞辱希臘,只會換來希臘大聲說「不」。

德國副總理在報章撰文警告,希臘脫離歐元區的陰影已經越來越感受得到,又強調歐盟與德國都不接受勒索,希臘政府採取博弈的態度,最終會輸掉國家的未來。

歐盟準備應對「緊急狀態」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德國籍執委歐汀格(Guenther Oettinger)昨日表示,歐盟是時候擬訂計劃應對「緊急狀態」,即一旦談判破裂,7月1日希臘將違約並退出歐元區。

希臘在6月30日之前要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償還16億歐元債務。如果希臘政府提交的改革措施獲得歐元集團認可,希臘就可以獲得現有救助協議剩餘的72億歐元貸款。希臘財長曾警告,希臘脫歐的代價高達1萬億歐元,相當於另一場「雷曼風暴」。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希臘債務談判破裂,導致昨日股市受壓。澳洲國民銀行外匯策略全球聯席主管Roy Attrill指,「星期四的歐元區財長會議,以及此前毫無疑問會出現的波動,在本周尤為突出,對市場的重要性甚至可能超過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會議。」

市場聚焦美聯儲加息線索

美國聯邦儲備局本星期開會議息,是環球市場另一焦點。

聯儲局制訂貨幣政策的公開市場委員會,周二與周三將連續兩日舉行上半年最後一次會議。雖然市場普遍預期不會作出息率上的改變,但投資者聚焦香港時間星期四凌晨發表的聯儲局會後聲明,以及主席耶倫隨後的記者會,會否就加息時間提供線索。市場現時普遍估計,該局會在9月加息,而較次熱的選擇是今年底之前。

歐洲主要股市昨日大幅下挫,希臘股市早盤暴跌約7%,希臘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到12%,為4月以來最高水平。歐洲三大股市,英國倫敦富時100指數收市報6,710.52點,跌幅1.1%;法國巴黎CAC指數報4,815.36點,跌幅1.75%;德國法蘭克福DAX指數跌211.52點,跌幅1.89%,收市10,984點。

港股大跌418點

港股昨日低開185點後,早上即失守27,000關,午後跌勢加劇,全日低見26,841點,跌439點,收報26,861點,跌418點或1.5%。港股全日約有1,100隻股份下跌。重磅藍籌股方面,因「深港通」細節公佈又再落空,港交所(00388)回吐,收報287.6元,跌3%;此外,內險、內銀、券商股、鐵路基建股齊齊下挫,中行、工行、建行跌幅介乎2.2%-2.4%,平保和國壽跌幅超過3%。

另外,受大陸新股上市凍結資金影響,以及中證監欲收緊兩融業務等,大陸股市午後出現跳水走勢,滬深兩市雙雙下跌超過2%,滬指盤中震盪130點,全日收報5,062.99,失守5,100點重要關口,創業板下跌5%,兩市2,000隻股票下跌,百股跌停。

其它亞洲市場亦交投淡靜,日經平均指數收報20,387.79,跌0.09%;澳洲普通股指數跌0.19%,收報5,541.5;受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疫情困擾的南韓,韓國首爾綜合指數收報2,042.32,跌0.48%,是4月2日以來最低收市位。

分析:本月或下試26,500

對於港股昨日跌400多點,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港股受多個不明朗因素影響下跌,預料未來一周港股仍陰晴不定,本月或下試26,500點。

他認為,除了希臘危機,聯儲局議息會議即將召開,令市場擔心9月加息預期升溫外,上周MSCI全球指數拒納入A股,南韓新MERS疫情爆發,是否會影響香港,以及周三政改表決,都進一步影響股市波動,「投資者買貨意願不高,甚至先沽貨,持觀望態度。」

雖然四叔李兆基早前聲稱政改不通過,香港股市未能上30,000點,不過,溫傑表示,政改不通過可能極高,市場已經消化這個訊息,預計長期對經濟、股市影響不大,除非中共對港政策有大調整,否則香港金融基本面仍算不錯。而去年雨傘運動期間,香港經濟和股市影響亦不大。

IPO凍結7萬億資金

不過,他認為,大陸A股泡沫化,以及新MERS疫情,反而易令港股受波動。他關注到近期資金抽離大陸股市,未知是否和MSCI拒入A股有關。不過,他提醒無論是港股還是A股,均積累了相當的升幅,「是時候調整了。」

交銀國際研究部首席策略師洪灝也認為,新MERS疫情、政改風波加上大陸首次公開募股(IPO)資金壓力等,促成中港股市跌市。本周A股將迎來大規模新股IPO,有機構預計將凍結7萬億資金,這將對資金面產生上行壓力。「你漲的太多,就要消化一下漲幅,後市肯定繼續調整。」

一周抽出68億美元 外資撤離中國股市

中國股市這輪上漲令全球金融界目瞪口呆。滬綜指年初至今已累漲59.72%,深成指更累漲64.31%,被視為代表新經濟的深圳創業板指數,更於不到半年時間暴漲逾1.6倍。

與此同時,這一年來中國經濟陷於低谷。中國首季GDP成長恐比官方數據7%再低1至2個百分點;銀行出現大量壞帳等。國際媒體紛紛關注A股泡沫化,有外媒報道稱中國股市價值在過去12個月增加了6.5萬億美元,膨脹速度超越1990年代美國科技泡沫最火熱的時候,過熱跡象隨處可見。

一些風險跡像已明顯浮現出來,大股東與投行、基金紛紛抽資。大陸媒體引述wind數據庫顯示,2015年4月1日至2015年5月29日,兩市共有773家上市公司大股東進行了減持。深市35.77%的上市公司大股東進行了減持,而滬市減持的比例則為16.42%。

大陸媒體《市場觀察》(Market Watch)表示,截止到6月10日的一周,全球投資者從中國股市抽出68億美元,創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高。他們對中國股市發出警告,稱中國股市或正在重演2007年股市狂跌的歷史,已經出現了7個令人不安的信號,「聰明資金」已套現離場。

「末日博士」麥嘉華認為,中國股市有機會出現三至四成調整,唯之後會有不俗表現。

曾準確預測德國國債下跌的「債券大王」格羅斯,早前揚言深市是下一個「一生一次」沽空機會,近日再警告,經濟增速放緩,加上政府希望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或令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對被高估的中國股市絕非好消息,而市場對中國股市的拋售,甚至可能會觸發一場全球危機。

責任編輯:何嘉林

相關新聞
25隻新股「抽水」對決肖鋼底線講話 股市何去何從
170萬融資4倍炒股兩天賠光 湘男子跳樓亡
李小加:5分鐘冷靜期有助糾錯
外資大規模流出中國股市 外媒:趕快跑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