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房仲籲解除選擇性信用管制 增內需動能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23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3日電)央行採取的選擇性信用管制區從去年6月27日擴大至桃園市,嚴重衝擊房市。全國不動產企研室觀察,豪宅買氣急凍,銀行新承作房貸也減少,若取消信用管制,可望挹注內需動能。

近年政府機關多項抑制房價政策,包含三讀通過的房地合一、地方政府提高囤房稅、豪宅稅及新建房屋構造單價,使得交易稅和持有稅大幅提高。

依內政部統計資料,六都去年6月至今年5月建物買賣移轉量,相較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交易量,其中雙北市、桃園市年減率達20%到29%,房市熱錢卻轉向宜花縣市的農地,造成宜花地區去年土地買賣移轉量成長近四成。

全國不動產觀察中央銀行統計資料,五大銀行新承做購屋貸款金額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約4494億元,相較於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新承做金額大減1100億元,年減20%。

全國不動產總經理石吉平指出,銀行獲利來源中,非常重要的部位是以不動產做為抵押擔保借款的授信業務,不動產交易緊縮,銀行界也很頭疼。

石吉平指出,央行擴大選擇性信用管制區至大台北及桃園市,且針對全國不分區第三戶房貸限貸五成、豪宅房貸限貸進行調控,造成許多國人受限於貸款,而無法解決因工作、就學問題衍生出的購屋需求。

例如某人為父母購置1戶自住、夫妻分隔二地工作各購置1戶自住,合計3戶;因先生收入佳、信用良好,房產均登記在先生名下,卻因此一管制措施而導致須籌措更多自備款。

針對豪宅限貸5成部份,石吉平分析,有能力買高單價房屋者幾乎不需要貸款,加上房地合一新制即將上路,投資客早已全面退場,而台北市增加囤房稅、調高路段率,並全面調高去年7月1日後完工交屋的房屋構造標準單價,使得持有稅及契稅增加,豪宅買氣早已冷颼颼,實在不需要再對豪宅限貸。

石吉平強調,導正房市的立法已完備,政府應考慮解除管制區、取消全國不分區第三戶僅能貸五成,以及豪宅限貸5成的信用管制,將可增添內需景氣動能,也導正北冷南熱、資金流竄至中南部炒作房地及農舍的市場扭曲現象,恢復原有的市場供需機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