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繼續暴漲暴跌 高層內部分歧出現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6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6月23日,中國股市在大陸端午節假期後第一個交易日又開始暴漲暴跌,盤中滬指一度下跌超過4.6%,但隨後大漲,區間最大漲幅近7%,滬指上演「V」型大逆轉,截至收盤,滬指大漲近百點。滬指在一天之內暴漲暴跌,加上近半個月來股市像過山車一樣的走勢,再加上中共高層對股市政策的矛盾信息,市場疑問:中共內部對股市政策發生了分歧?

中共貨幣政策出現轉變?市場看法不一

23日是大陸股市端午節小長假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在此之前的一週滬指大跌700點,跌幅達13%,A股總市值一週內蒸發超9萬億元。但23日當天滬指上演「V」型大逆轉,開始下跌4.6%,然後暴漲,區間最大漲幅近7%,截至收盤滬指大漲近百點。

因大陸這輪股市猛漲是在沒有經濟基礎支撐下的政策市,所以當局對股市的態度就成為了股市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在此之前中共官媒也一再發文力挺,但近來官媒對股市下跌卻失聲。

在股市19日大跌後,有文章分析預計端午假期後還會有暴跌,下跌將持續到本月末。在此之時投資者希望能從中共央行的態度上一窺股市未來的走向,但至今央行未見對股市發聲,市場預測央行或在近期降準也沒有發生,令人疑惑央行的貨幣寬鬆政策發生了改變。

去年11月以來,中共央行已經三次降息、兩次降準。最後一次降準是4月20日(第一次降準2月5日),從降準間隔時間來看,本月是降準時點。而且在5月份經濟數據發布以後,市場預計面對如此不堪的經濟現狀央行應該在6月份有一次降息,然後再有降準,市場預計在端午節時候央行會降準,但至今央行全無動靜。

據路透社19日分析,從央行發布的《2015年中國宏觀經濟預測(年中更新)》報告來看,央行已基本確認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在中國經濟的本輪週期中,貨幣政策或許已開始進入觀望期。

國都證券策略分析師肖世俊分析:「CPI持續低位徘徊後逐步回升,自去年11月以來的貨幣寬鬆甜蜜期或進入尾聲,尤其是今年四季度CPI可能重上2.0上方,或將導致政策繼續寬鬆空間大為減弱,屆時寬鬆預期或生變。」

6月15日官媒《人民日報》刊文唱多債券市場,進一步驗證了政策態度的變化。經濟學家劉杉認為,近期中央媒體力挺債市是出於發展債券市場目的。而央行貨幣政策關注重點發生變化但不意味著貨幣政策會變化。

華創證券在最新報告中表示,中國經濟後期走勢仍需觀察,但這可能意味著在此期間央行既不會主動收緊貨幣政策,也不會採取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

但端午節假期最後一天,官媒再次釋放降準信號。

2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穩健基調不變定向「補水解渴」貨幣政策仍將劍指「融資難」》稱:「由於我國存款準備金率在世界上最高,所以目前來看降息空間並不大,而降準則有一定空間。」

中共高層對股市政策發出矛盾言論

官媒如此矛盾的表述或許正是中共內部對股市分歧的一種表現,在此之前朱鎔基的前秘書、中共中央匯金副董事長李劍閣就曾經對中共證監會主席肖鋼有關股市不差錢的三個觀點進行了公開反駁。

6月12日,中共證監會主席肖鋼在中共中央黨校講話,在談及股市時,提到了中國股市的所謂三大利好消息。肖鋼稱,「改革牛」理論成立;市場不差錢;實體經濟越差股市越漲的判斷沒道理,「牛市」建立在中共有能力保經濟增長為7%的預期基礎上。

對此,朱鎔基的前秘書、中共中央匯金副董事長李劍閣6月15日在中國金融博物館書院的演講中公開反駁了肖鋼就中國股市的三大說辭。

李劍閣稱,最近人人都在談股市。 有言論說,這次牛市是「改革牛」,因為有「改革」推動所以才出現牛市。但是這個說法引發了很多困惑,人們議論說,這輪「改革」並不是30年來「改革」最集中、 推進速度最快的一輪,為甚麼這次「改革」就出現牛市,那以前的「改革」呢?又有言論說,牛市能夠持續是因為不差錢。人們又問,過去的錢去哪了?現在的錢從哪來?還有言論說,牛市還會繼續下去是因為今年中國GDP保住7%的增長是有把握的。但是,人們又問,以前GDP年增長率是百分之十幾的時候,股市並沒有一直牛起來,為甚麼現在增長速度掉到7%反而能夠確保牛市持續呢?

中共高層公開對同一件事發表不同觀點在中共官場並不多見。

責任編輯:林銳

相關新聞
中國的股市夢或帶來最糟糕的噩夢
燕山俠客:人造「牛市」的終結
上市公司股東、高管們正逃離A股市場
財經人士:股市暴跌時他們輸得最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