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继续暴涨暴跌 高层内部分歧出现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2015年06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刘毅综合报导)6月23日,中国股市在大陆端午节假期后第一个交易日又开始暴涨暴跌,盘中沪指一度下跌超过4.6%,但随后大涨,区间最大涨幅近7%,沪指上演“V”型大逆转,截至收盘,沪指大涨近百点。沪指在一天之内暴涨暴跌,加上近半个月来股市像过山车一样的走势,再加上中共高层对股市政策的矛盾信息,市场疑问:中共内部对股市政策发生了分歧?

中共货币政策出现转变?市场看法不一

23日是大陆股市端午节小长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在此之前的一周沪指大跌700点,跌幅达13%,A股总市值一周内蒸发超9万亿元。但23日当天沪指上演“V”型大逆转,开始下跌4.6%,然后暴涨,区间最大涨幅近7%,截至收盘沪指大涨近百点。

因大陆这轮股市猛涨是在没有经济基础支撑下的政策市,所以当局对股市的态度就成为了股市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此之前中共官媒也一再发文力挺,但近来官媒对股市下跌却失声。

在股市19日大跌后,有文章分析预计端午假期后还会有暴跌,下跌将持续到本月末。在此之时投资者希望能从中共央行的态度上一窥股市未来的走向,但至今央行未见对股市发声,市场预测央行或在近期降准也没有发生,令人疑惑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发生了改变。

去年11月以来,中共央行已经三次降息、两次降准。最后一次降准是4月20日(第一次降准2月5日),从降准间隔时间来看,本月是降准时点。而且在5月份经济数据发布以后,市场预计面对如此不堪的经济现状央行应该在6月份有一次降息,然后再有降准,市场预计在端午节时候央行会降准,但至今央行全无动静。

据路透社19日分析,从央行发布的《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年中更新)》报告来看,央行已基本确认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在中国经济的本轮周期中,货币政策或许已开始进入观望期。

国都证券策略分析师肖世俊分析:“CPI持续低位徘徊后逐步回升,自去年11月以来的货币宽松甜蜜期或进入尾声,尤其是今年四季度CPI可能重上2.0上方,或将导致政策继续宽松空间大为减弱,届时宽松预期或生变。”

6月15日官媒《人民日报》刊文唱多债券市场,进一步验证了政策态度的变化。经济学家刘杉认为,近期中央媒体力挺债市是出于发展债券市场目的。而央行货币政策关注重点发生变化但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会变化。

华创证券在最新报告中表示,中国经济后期走势仍需观察,但这可能意味着在此期间央行既不会主动收紧货币政策,也不会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端午节假期最后一天,官媒再次释放降准信号。

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稳健基调不变定向“补水解渴”货币政策仍将剑指“融资难”》称:“由于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在世界上最高,所以目前来看降息空间并不大,而降准则有一定空间。”

中共高层对股市政策发出矛盾言论

官媒如此矛盾的表述或许正是中共内部对股市分歧的一种表现,在此之前朱镕基的前秘书、中共中央汇金副董事长李剑阁就曾经对中共证监会主席肖钢有关股市不差钱的三个观点进行了公开反驳。

6月12日,中共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中共中央党校讲话,在谈及股市时,提到了中国股市的所谓三大利好消息。肖钢称,“改革牛”理论成立;市场不差钱;实体经济越差股市越涨的判断没道理,“牛市”建立在中共有能力保经济增长为7%的预期基础上。

对此,朱镕基的前秘书、中共中央汇金副董事长李剑阁6月15日在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的演讲中公开反驳了肖钢就中国股市的三大说辞。

李剑阁称,最近人人都在谈股市。 有言论说,这次牛市是“改革牛”,因为有“改革”推动所以才出现牛市。但是这个说法引发了很多困惑,人们议论说,这轮“改革”并不是30年来“改革”最集中、 推进速度最快的一轮,为什么这次“改革”就出现牛市,那以前的“改革”呢?又有言论说,牛市能够持续是因为不差钱。人们又问,过去的钱去哪了?现在的钱从哪来?还有言论说,牛市还会继续下去是因为今年中国GDP保住7%的增长是有把握的。但是,人们又问,以前GDP年增长率是百分之十几的时候,股市并没有一直牛起来,为什么现在增长速度掉到7%反而能够确保牛市持续呢?

中共高层公开对同一件事发表不同观点在中共官场并不多见。

责任编辑:林锐

相关新闻
中国的股市梦或带来最糟糕的噩梦
燕山侠客:人造“牛市”的终结
上市公司股东、高管们正逃离A股市场
财经人士:股市暴跌时他们输得最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