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孤兒維權的華裔女子

人氣 131

【大紀元2015年06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劉菲洛杉磯霍桑市報導)能在洛杉磯見到紐約「中國婦權」創辦人張菁實屬難得。在賢妻良母的外表下,隱藏著的是16歲投身民主、20出頭被騙回鄉坐牢,從此拒受中共任何統戰誘惑的堅毅特質。

近日,張菁應洛杉磯視覺磯藝術家協會之邀來洛參加「六‧四」頒獎晚宴,為被非法逮捕的「中國婦權」義工蘇昌蘭等人呼籲,同時揭示了中國孤兒院和人口販勾結、讓中國孩子在全世界「熱銷」的收養黑幕。

站在數百個中國失蹤兒童圖片前的張菁。(劉菲/大紀元)

超生嬰兒被製造成「孤兒」

張菁說,中國政府直接參與販賣兒童——計生官員把「超生」孩子搶走抵罰款,以三千、五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孤兒院,孤兒院再以三萬到五萬美元的價格賣給外國人收養,因此這些孩子不是孤兒,而是「被製造成孤兒」。

她因此呼籲,美國家庭停止到中國大陸收養孤兒,「外國人收養計生官員搶偷的孩子只能刺激拐賣兒童。」

為此,「中國婦權」將財新網記者龐皎明的書《邵氏孤兒》翻譯成英文出版,希望引起西方社會關注。該書揭露了湖南昭陽市的計生官員以「非法超生」為由,將農民家庭的嬰兒強行抱走。

張菁說該書提到的15個「孤兒」現在美國,更多被送到歐洲。有一對孿生姐妹,妹妹被送給美國人收養,姐姐還留在中國,兩人就這樣大洋相隔。

從民主牆到「中國婦權」

張菁自己的身世也頗為傳奇——出身正統的中共軍人家庭、在軍隊大院長大。在感到從小受的教育和社會現實的落差後,發現「原來共產黨對所有中國人撒謊」。於是30年前,才16歲的她就參與了貴州民主牆運動。

1980年鄧小平一聲令下封殺民主牆,眼見朋友拘留的拘留、坐牢的坐牢,張菁靠家庭關係逃到澳門。民主牆運動就這樣解散了。

不久家人勸她回來,說沒事了、開放了。思鄉心切的張菁在香港辦了回鄉證回到貴州家中。「結果又是一個圈套,沒進家門就進牢門。」張菁說自己當時20出頭,被判三年,因為試圖越獄又加刑兩年,共坐牢五年零幾個月,89「六‧四」是在牢裡度過的。

出獄後,張菁回到香港,申請政治庇護、安家結婚。1997年香港回歸,一家人移民美國,再也不敢回中國。

她說:「很多朋友說:誰誰回去都沒有事,家裡人也說讓我回去『保證沒事啊』。可是我心裡很難受……就算他們不送我去監獄,但是他們來找我談話就會引起我難受的回憶。所以我不想回去。可能有些人能夠忍受,我不能忍受。」

雖然幾十年沒回去過,可是張菁對中國一直在關注著。2006年她成立「中國婦權」,為中國婦女兒童維權。「反拐賣只是我們其中的一個項目。我們還有幫助童養媳尋找親人,農村女嬰輔助計畫,幫助遭強制墮胎的婦女,都是人命關天的事。」

從「六‧四」到法輪功 中共洗腦不斷

回憶「六‧四」,張菁說:「我還在監獄裡面,每天採茶收工後看電視新聞,看到播『六‧四』特別激動……後來『六‧四』被打壓下去,監獄裡竟然有人願意用畢生的積蓄捐獻給死難的戰士。當時我覺得很怪。為什麼他們要捐給當兵的,不給老百姓呢?『六‧四』給我的啟發是:這是人性的問題。人在一種長期洗腦的環境下,會變得更加僵硬,他的思想會變得很奇怪,不被常人理解。」

「我90年刑滿出來,走訪了不同圈子的朋友,發現還有好多人在檢舉『六‧四匪徒』。有點像反右時的檢舉。中國人怎麼會變成這樣?到法輪功受迫害,他們又檢舉誰在煉功。我就覺得共產黨對中國人的毒害不僅僅是身體和精神上的殘害,整個靈魂被殘害了。」

「有了錢,沒有了靈魂,很悲慘」

張菁說,「中國婦權」是一個非政府非營利的組織,不是建立在要推翻中國政府的基點上,而是社會的柔化劑,但仍然被中共所不容。最早和她共同創立「中國婦權」的高瑜目前因「洩露國家機密罪」被關在監獄裡,義工蘇昌蘭、姚誠、陳啟棠也被扣上「顛覆國家政權」、「擾亂社會治安」等罪名至今被關押。

她希望自己的呼籲能引起大家對中國人權的關注,給現在正在中國大陸監獄受迫害的異議人士和弱勢團體更多關心。她說:「現在的中國以為有錢就有了一切,不是這樣的,有了錢,沒有了靈魂,很悲慘。」◇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中國孿生姐妹分別被收養 6年後奇遇美國
張菁:相信民主 相信民主臺灣
新世紀的中國孤兒(一)
新世紀的中國孤兒(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