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敏:河南「全球最大醫院」的背後

人氣 19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6月04日訊】近日河南新聞又上全國版面。據北京官媒在內的媒體紛紛報導,河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下稱鄭大一附院)被媒體(誰也不知道是誰先說的)稱為「全球最大醫院」。原因是,鄭大一附院只是家公立醫院,不是上市公司,卻也時興業績發佈。據該院2014年經營情況報告,現有病床7,000張,日門診量超過萬人,年營收高達75.21億元(人民幣,下同)。就媒體披露數據,雖不足以核算醫院賺了多少錢,但可以概算出民眾看病負擔有多重,而且還有其它讓人吃驚的發現。

先看這組數字。鄭大一附院2014年,年營收75.21億元,門診量426萬人次,日均門診量1.6萬多人次,最高值達2.16萬多人次。若按門診量每日平均值與最高值換算人均日消費,約為954〜1,288元。從數字看民眾看病代價有多高?

據悉,國家統計局目前並沒有發佈各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若按河南去年自行發佈的《2013年統計公報》,該省人均年收入達14,204元,即求診一次相當於去掉一個月的收入,更不要說年收入可能被平均的廣大弱勢──農民或貧戶。

次看這組數字。鄭大一附院近年營收額,從2008年的6.8億元,迅速增至2013年的60億元,2014年又飆升至75.21億元。6年時間,總營業額一直在飛速發展的鄭大一附院,憑藉甚麼?

至少有兩個面向的討論。一是,醫院的巨額創收是建立在過度治療、重複檢查、跨科治療等等醫療資源的濫用。民眾共有的經驗:咳嗽兩三聲,醫生就要做個CT再拍個肺部X光片,或是,感冒發燒先住院再說,檢查化驗兼做CT、B超、血項,甚至核磁共振。不誇張的說,沒病也要檢查出病來。另一是,6年時間,病人數量直線攀升,表示國民健康問題越來越多,也是人們生活環境持續惡化。

再看這組數字,有令人吃驚的發現。鄭大一附院2014年,住院人數31萬人次。手術人數突破19.6萬臺次。其中「肝臟移植手術100多例,腎臟移植突破230例」,這數字可推算出甚麼意義?

肝臟移植手術100多例,腎臟移植突破230例,移植手術一年有330多例,幾乎每天一臺移植手術。試問,人體器官不是超市的雞鴨魚肉,隨訂隨到,鄭大一附院哪來那麼多現成的肝、腎等臟器?

有案例被披露。2014年9月26日,明慧網有關中共活摘的「調查線索」提到,鄭大一附院在2014年9月初為2名男性患者在同一天做肝移植手術,其中一人僅一天時間就配型成功,家屬交付60萬現金後,翌日就進行手術。鄭大一附院如何一天內找到配型肝,這樣情況有多少?請問器官來源?

鄭大一附院,床位數第一,營業額第一,醫德醫風又如何?當救人的醫院,成為賺錢的機器,當醫院營業額成為政績的宣傳,鄭大一附院世界第一的是「唯利是圖」。還有個第一,在追查國際發佈河南省非軍醫系統涉嫌活摘的醫護人員追查名單中,鄭大一附院名列榜首。

醫院見錢眼開,還以此炫耀世界第一,活摘器官還有甚麼不可能。黃潔夫此前曾說停摘死囚器官前一年造成器官供給緊張,但鄭大一附院聲稱,肝移植2014年手術量突破百台創歷史新高。僅僅一家鄭大一附院一年就肝、腎移植330多例,全國其它醫院一年器官移植又是多少?這些器官又從何而來?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鄭大一附院參與「開胸驗肺」被通報批評
歐議會議員:在行動上制止中共活摘
大衛∙喬高:結束活摘 中國才能融入世界
歐議會活摘研討會上中共散播謊言被當眾揭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