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5招「舌頭保健操」 養生抗老除口臭

綜合報導/馬天祥

人氣: 2003
【字號】    
   標籤: tags: , ,

西醫認為:口臭和舌頭有密切關係。美國每3名成人中就有1人有口臭問題。研究發現,口腔中有2/3的細菌集中在舌部,90%的口臭來自舌部。藏在舌頭下的厭氧菌在分解蛋白質時產生的化合物,被西醫認為是口臭的罪魁禍首。

口臭會影響人的社交。因此,重視口腔保健的美國人,對舌頭護理不亞於對牙齒。每次刷牙後,他們往往會用牙刷或者刮舌器刮刷舌部。或者準備一瓶除口臭的清香劑,以隨時噴在嘴巴上。而牙醫檢查時,也會檢查舌部,以防止和治療舌頭出現的病變。

但中醫們會認為西醫的做法是治標不治本。中醫理論認為:口腔異味的原因很多,消化系統和口腔內的疾病,如腸炎、胃病等,都會造成口腔異味。而且,西醫建議的刮舌苔做法,讓中醫們覺得這會影響對舌部的望診。

舌診是中醫流傳的經典手法。中醫將舌體分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邊4個部位。其中,舌尖屬心,反映心、肺病變;舌中屬脾,反映脾胃病變;舌根屬腎,反映腎、膀胱病變;舌邊屬肝膽,反映肝、膽病變。

高明的中醫,通過舌頭顏色、形狀、神態,可診斷臟腑疾病。中醫喜愛的健康舌像是:顏色淡紅,舌苔薄白,舌體柔軟,運動靈活,胖瘦適中。其中一項有變化,說明對應的臟腑也發生病變。因此,對於西醫把口臭的大部分罪過歸因於舌頭,中醫並不能接受。

中醫治口臭的方法有時也很奇特。如對於胃寒引起的口臭,中醫建議喝煮過的蘿蔔水,消食化淤即可;對胃熱、積食造成的口臭,只要每天以背部撞牆20分鐘,疏通此處與脾胃有關的經絡、消食化淤,口臭即可治愈。

舌頭保健操 保青春抗衰老

中醫認為:舌體與臟腑關係密切。如:舌尖屬心、舌邊屬脾、舌根屬腎、舌兩旁屬於膽、舌心屬胃。脾經連於舌根、散於舌下,腎經也通舌根,肝經行頰裡環繞口唇。人體內外雜癥,亦無一不呈其形於舌。經常運動舌體,既保青春、抗衰老,又於臟腑有補益作用。

1. 叩齒咽津

《修齡要旨》中說:「齒之有疾,乃脾胃之火熏蒸。每晨睡醒時,叩齒三十六遍,以舌攪牙齦之上,不論遍數,津液滿口方可嚥下。每作三次乃止。」持之以恆,牙齒堅固健康。

2. 舌摩齒齦

平心靜氣,以舌在口內舔摩內齒齦9次,久之可固齒、健脾胃、輕身祛病。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認為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效百倍」。明代醫家龔居中稱:「津既嚥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養神,在肺助氣,在腎生精,自然百骸調暢。」

3. 鼓漱華池

口唇輕閉,舌在口內前後嚅動。待津液滿口後分3次徐徐嚥下,並用意念引入丹田,以津液灌溉五臟,潤澤肢體。古時這叫做玉液還丹。久之,有輕身健體、祛病健身之效。武當山道姑李誠玉108歲時容顏似中年。被問及其養生之道,她說:「白玉齒邊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長年。」

4. 伸舌運動

口大開,舌尖儘量前伸,讓舌根拉伸至極處,縮舌回口中。隨舌尖一伸一縮,面部和口部隨之一緊一鬆,共做9次。此法利五臟,有通氣、消食、駐顏、去皺之效;還有助清潔口腔、防治口腔疾病。

5. 攪舌法

上下牙輕輕扣攏,舌在嘴內上下左右攪,先從左邊攪,再於右邊攪,反反覆覆,時間、次數不限。每天練習,滋潤心肺,有益脾、胃、腸等消化系統。

責任編輯:陳瑋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