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5監測站空氣污染物超世衞標準

人氣 31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7月10日訊】 香港有關注空氣污染,爭取改善空氣質素的團體,分析2015年上半年度的環保署數據,顯示本港二氧化氮、懸浮粒子、微細懸浮粒子、臭氧及二氧化硫的平均水平較2014年同期輕微下降。不過,15個一般及路邊空氣監測站錄得的所有空氣污染物都超過世衛年均標準,未來數年本地空氣質素的情況存有極大的隱憂。

健康空氣行動(CAN)分析2015年上半年度的環保署數據,顯示15個一般及路邊空氣監測站皆錄得臭氧超標次數增加,除大埔外,所有監測站錄得的二氧化硫水平都超出世衛年均標準(每立方米5微克),當中葵涌及荃灣,更錄得高於去年同期的二氧化硫水平,分別高達每立方米22及17微克,反映船舶污染問題仍然嚴重。不過,自泊岸轉油於2015年7月1日實施以來初見成效,二氧化硫的濃度降低。

與國際水平相比,本港減排的幅度緩慢,除塔門、大埔、沙田以外,大部份的空氣監測站錄得二氧化氮濃度都超出世衛和香港空氣質素指標規定的年均水平。

團體指本港私家車數量持續增長、催化還原器日漸老化,車輛增長及交通需求居高不下,假如仍不在交通規劃方面多下工夫,路邊空氣污染的減排成效隨時得個桔。

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鄺芯妍表示,運房局及運輸署必須和環境局緊密合作,訂立人車公平使用道路的交通規劃模式,擺脫過往起橋築路、車行為主的思維,香港的空氣污染問題,才得以根本解決。◇

責任編輯: 王若愚

相關新聞
調查發現香港社會凝聚力不合格
香港社會凝聚力調查
港老婦煮早餐引火警  五成皮膚燒傷
義工大使 愛心回饋香港社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