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3%香港小學生曾吸電子煙 最小6歲

人氣 45

近年電子煙以口味多、易入口等吸引年輕人,且香港並無法例監管。據調查顯示,約3%受訪小學生曾吸食電子煙,當中年紀最小的只有6至7歲;逾兩成學生知道電子煙可在文具店、格仔舖等處購買。負責調查的香港大學學者說,電子煙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對兒童健康潛在風險。多個團體要求政府儘快立法規管電子煙,以保護兒童及青少年。

【大紀元2015年07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鄭玉倩綜合報道)香港明愛賽馬會德田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5月至6月在觀塘區5間社區中心,以問卷訪問361位小一至小六學生,發現3.3%受訪學生曾吸食電子煙,當中包括6至7歲兒童;另有12.7%學生曾見過朋輩吸食電子煙,及22.2%學生知道售賣電子煙地點。

易產生致癌物 無助戒煙

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王文炳表示,電子煙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其中包括會引致口部和喉嚨不適及咳嗽的丙烯乙二醇和甘油,兩者在高溫下更會產生致癌物,對兒童仍在發展的肺部造成嚴重損害。王又特別提及,不少相關宣傳指電子煙對身體無害、有助戒煙,唯現時並無任何科學證據支持說法,認為有誤導成份。

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社工樊麗霞表示,電子煙容易在屋邨文具店、格仔舖等地方購買,擔心電子煙價錢便宜,有可樂、果汁等多種味道,又設計成USB、眉筆等形狀,且標榜不含尼古丁,很容易吸引年輕人吸食。

調查機構認為,情況不容忽視,建議政府應立法監管電子煙,限制售賣電子煙人士的年齡;同時實行標籤法,以及加強學校和家長對電子煙的警惕。

近年電子煙大行其道,引起當局關注。立法會本月初舉行公聽會,討論加強控煙措施。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稱,正研究立例禁止入口、製造及銷售電子煙,但立法需時,未有法律規管期間,會考慮以行政措施規管。她表示,會加強教育公眾有關電子煙的害處。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代表在會上指,港大有研究發現不少青少年有吸食電子煙的習慣,導致呼吸系統較差,亦會倚賴尼古丁,建議當局全面禁止電子煙。

公聽會上,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高級服務經理黃華純亦贊成全面取締電子煙,指電子煙商看準青少年貪新鮮的心理,推出多種味道和包裝,擔心會吸引更多年輕人甚至兒童吸食。而輔導經驗顯示,電子煙無助青年戒煙。

電子煙大陸發明 毒害或甚真煙

電子煙(電子霧化器)近年於歐美等國家越來越受歡迎,但其實是在中國研發,世界逾90%的電子煙由大陸生產,而大陸對電子煙的生產沒有任何監管措施。目前,外國專家已關注電子煙對健康的危害,美國《紐約時報》亦曾關注報道,指使用電子煙的危害甚於真煙。

報道引述知情者稱,在電子煙的主要產地深圳有很多小作坊,他們所使用的材料,既沒有質量管控也沒有安全認證。他們的有些產品上塗著一層塗料,很不健康。

一項研究發現,電子煙蒸汽中有害物質鎳和鉻的含量是傳統香煙煙霧的4倍;另一項研究發現,取樣的電子煙有一半存在故障,有一些電子煙會釋放含有硅纖維的蒸汽。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Riverside)的細胞生物學教授稱,在電子煙的氣霧劑裏發現了大約25-26種不同元素,其中包括金屬,有些金屬顆粒的直徑還不到100納米,這些東西能夠深入肺部。

2013年美國一份研究報告稱在電子煙的蒸汽中發現了錫顆粒和其它金屬,並表示它們似乎來自電子煙的「焊接接頭」。

《紐約時報》本月12日報道,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最近可能通過「推定規則」條款,授予FDA轄下的煙草製品中心(Center for Tobacco Products)負責監管電子煙。就目前FDA所做的50項以上科學研究積累的證據看,電子煙存在風險。中心主任澤勒(Mitch Zeller)強調,應該設法制止青少年使用電子煙。◇

責任編輯: 王若愚

相關新聞
吸煙致慢阻肺炎 美國致死第三高
調查:香港六成受訪者半年內不轉工
西雅圖公園禁止吸煙令開始生效
香港15監測站空氣污染物超世衞標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