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交響樂團演臺灣民謠 布市臺僑重溫家鄉情懷

人氣 40

【大紀元2015年07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明、倪爾森布里斯本採訪報導) 臺灣長榮交響樂團首度澳洲巡演第二站來到布里斯本,7月14日晚間在布里斯本市政廳演出。有別於該團7月12日第一站在悉尼雪梨歌劇院,較著重於西方經典交響樂曲的演出;在布市演出的曲目納入了較多首臺灣民謠,給布市眾多前來支持的臺僑捎來家鄉之情。

執行長鍾德美:長榮交響樂團是在2002年成立,過去十三年來,我們到過歐洲、亞洲和美國。到過世界二十九個城市,演出場次超過六百場。(大紀元/倪爾森)

由世界多元文化藝術協會承辦的「2015臺灣之聲」音樂會,同悉尼演奏會主題一致,以「臺灣之聲—戀戀福爾摩沙」為主題。演奏會當晚吸引了各界一千三百多人前來觀賞,除了佔大部份的布市臺灣僑胞外,出席者當中還包括諾魯共和國總統 巴倫‧瓦卡夫婦(Hon. Baron Waqa MP, president of Republic of Nauru)、日本駐布市大使以及多位政、商界領袖。

演奏會以蕭斯塔科維奇的節慶序曲(Festival Overture by Shostakovich)揭開序幕,使演奏會在高昂的氣氛之下開場。緊接著恬靜的台灣民謠《望春風》,像是喧嘩後的獨角般,引領著觀眾的注意力跟隨著那委婉的旋律,直到最後那像似想要超脫的絃樂拉音。

生長於悉尼的小提琴獨奏家熊湉雯,所演繹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演奏會其中一場重頭戲。熊湉雯淒美的小提琴聲,喚起梁祝故事場景,歷歷在目。但是如果獨奏者和交響樂團的聲量平衡能夠拿捏得更好的話,小提琴獨奏將能夠更顯著地被襯托起來。

德國指揮家葛諾˙舒馬富斯(Gernot Schmalfuss)。(大紀元/倪爾森)

德國指揮家葛諾‧舒馬富斯,特別喜愛德國派氣勢磅礡的交響音樂演繹風格。他在演繹陳澄雄編寫的《瑤族舞蹈》和冉天豪編寫的臺灣民謠《四季紅》時,都給予一種軒昂、澎湃的氣勢,把該派演繹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唯一欠缺的是《四季紅》應有的柔美。而由杜鳴心編寫的《雨夜花》則非常迷人,勾起了身在異國的僑胞懷鄉之情。

梆笛獨奏家繆沁琳小姐(李明/大紀元)

演奏會最精彩的一曲是由馬水龍創作的《梆笛協奏曲》,由繆沁琳梆笛大師高境界發揮。清脆的梆笛聲在交響樂團龐大聲響上跳躍。最扣人心弦的那一段是當交響樂團聲響中斷時,掀開梆笛獨奏段落的那一刻。梆笛清脆、幽靜的聲音就像打開一幅在中國黃山似的悠遠山景,清脆的梆笛聲像鳥鳴,時而恬淡、時而俏皮、時而喧嘩。當交響樂聲重新加入時,梆笛聲依然能從德國磅礡交響樂處理風格的聲響中脫穎而出,彷彿刻畫著中華民國精神,屹立在西方社會大環境中的華僑,生活心境的寫照。

諾魯共和國總統巴倫‧瓦卡(Hon. Baron Waqa MP, President of Republic of Nauru)說:「這個表演的水平高超,演員們的水平讓人聽了感覺很棒。目睹這些從臺灣來的人才,讓我的太太和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們非常享受這個夜晚。」

中華民國政府非常致力於這種以藝術及文化的交流,駐布里斯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賴維中處長。(大紀元/倪爾森)

中華民國政府非常致力於這種以藝術及文化的交流,駐布里斯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賴維中處長說:「我們特別邀請了很多當地的政要,而且把剛好在這個布里斯本過境的我們的友邦諾魯總統夫婦,還有一些政要一起邀請過來,大家共襄盛舉。大家覺得今天晚上是一個非常難忘的夜晚。」

此協會永久名譽會長陳秋燕女士(大紀元/倪爾森)

主辦單位世界多元文化藝術協會處在布市。該協會長期致力於推廣藝文,增進臺、澳文化交流。此協會永久名譽會長陳秋燕女士說:「我想這(演奏會)是我在推動藝文活動十幾年來,應該是最高的見證,也是最燦爛的里程碑。」

演奏會前一晚,該協會在長榮交響樂團布市歡迎晚宴上,舉行了第五和第六屆會長交接儀式。新一任會長盧宛玉即將從卸任的于蘭芝手中接過棒子,擔起在本地發揚中華藝術文化的責任。(大紀元/倪爾森)

演奏會前一晚,該協會在長榮交響樂團布市歡迎晚宴上,舉行了第五和第六屆會長交接儀式。新一任會長盧宛玉即將從卸任的於蘭芝手中接過棒子,擔起在本地發揚中華藝術文化的責任。

責任編輯:簡玬

相關新聞
台灣嘉年華 精彩繽紛的文化饗宴
昆省9市長將出席高雄亞太城市峰會
2013台灣嘉年華 繽紛慶豐年
昆省各台灣學生會聯手舉辦迎新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