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在紐約申請政府樓應注意什麼?(下)

華埠附近6家低收入老人屋滿員 可負擔住房類型多

人氣: 45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07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在華埠附近有多少政府樓和老人公寓?如何申請?申請時須注意甚麼要點?中華公所21日舉辦的房屋專題講座人員爆滿,該公所義工何景文緊扣華人社區民眾最關心的熱點,一一介紹政府樓、低收入老人屋(Section 202)、中收入老人房屋、可負擔房屋以及長者免加租計畫等,近百耆老湧來,很多人只能在會議室門外聽。

華埠附近6家低收入老人屋 供不應求

低收入老人屋(Section 202)是由私營機構管理、聯邦政府按202章節資助的計畫,全紐約市有超過170個地點,租金方面也根據家庭收入的30%而定。何景文介紹,位於華埠10013郵區的只有一家,就是位於巴士打街(Baxter St)96號的松柏老人大廈,而華埠邊緣10002郵區的則有五家,分別是:康寧(50 Norfolk Street)、雙橋(80 Rutgers Slip)、80-92 Ridge Street Housing、David Podell(179 Henry Street)、UJC Bialystoker Synagogue Houses(15 Willett Street)。

低收入老人屋的資格要求至少一個申請人是62歲以上,收入限額為1人少於30,250美元,2人少於34,550美元。出租信息可以通過老人局網站查閱:http://www.nyc.gov/html/dfta/html/benefits/housing.shtml,有時報紙上也會刊登廣告。

不過何景文說,由於聯邦財政緊張,很少興建新的老人屋。上述唐人街附近的老人公寓大多已住滿,很少有空位,一般要等十年八年。申請老人屋的優先權為:無家可歸,被迫遷離,現居房屋標準不及格,居住過於擁擠的私人單位;繳付租金超過家庭總收入的一半等。

中收入長者住房同樣也由私營機構管理,多分布在曼哈頓,皇后區只有兩棟。要求戶主必須至少62歲,共同申請人有年齡限制,必須至少50歲,收入限額為1人26,000~48,000美元,2人27,000~55,000美元,租金固定——接近家庭收入的30%。

紐約市中收入長者住房計劃分佈圖。(市府資料圖)

可負擔住房類型多

可負擔住房計畫(HPD Affordable Housing)是開發商獲得政府稅收減免交換,預留低於市場租金的單位給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俗稱半政府樓,比較適合工薪家庭。如果一個家庭支付的年租金和水電費總值不超過其年收入的30%,住房被認為是可負擔。可負擔住房的收入資格是20,000~100,000美元,申請人可索取郵寄申請表格或上網申請(登記需要個人電子郵件帳戶和密碼),錄取基於指定的優先類別和抽籤。申請的要求每家機構都不一樣。

市長白思豪曾定出目標,要在10年內興建或修復20萬套可負擔住房,因此每年都有新樓推出來。有需要的市民可關注紐約市房屋保護和開發局(HPD)網站,上面會提供各區的可負擔房源:http://www1.nyc.gov/site/hpd/renters/find-housing.page,因為是開發商新建的樓宇,這些房子大多現代摩登、類型多。

責任編輯:季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