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話詐騙猖獗 手法皆針對人心

科技專家:外地接入電話難查 社工促安撫受害人

人氣 792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8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報道 )香港電話騙案猖獗,騙徒手法繁多,早前有人被騙去2千萬鉅款,警方日前與大陸執法部門開會,並達成協議稱會加強情報交換,打擊詐騙集團。但有網絡科技專家表示,詐騙電話由外地打入本港,部份騙徒更能更改來電顯示,本港電訊商無法辨別真偽,同時接入過程會經過不同地區電訊商,加大追查難度。

本港近月來發生大量冒充大陸公安、官員的電話騙案,昨日有議員收到自稱為「政協秘書長」的可疑電話,可謂花樣層出不窮。有社工表示,騙案多是針對人心,發動心理攻勢,呼籲親友關注被騙的受害人,尤其是長者被騙去大量金錢時應多加安慰及包容。

根據警方數字顯示,今年首7個月,電話騙案已有2,371宗,較去年同期增加976宗,涉及金額1.76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6.7倍。而單是7月,已發生838宗,涉款1.26億元。警方至今僅拘捕到4名嫌犯,涉9宗案件。

有消息指,近期發生的電話騙案中,有九成是採用「釣魚」方式,隨機致電,再透過對話套取對方背景資料,包括所擁有的財富。有關電話的來源,除大陸外,亦有來自東南亞國家。騙徒的手法亦各有不同,包括不要求事主直接從銀行匯款,而是套取事主網上銀行的密碼,而後自行提款。更有騙徒會使用印有相片的假通緝令,令事主上當。

詐騙手法具針對性

詐騙集團從扮演郵局、快遞公司,到公安、法院、中聯辦官員皆有,其中以假扮大陸官員如中聯辦的詐騙電話增幅最大。昨日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在一電台節目中透露,曾經收到可疑電話,自稱是「政協秘書長」,對方表示打算晉陞他做政協常委,但需要一筆費用。陳恆鑌表示自己很警覺,做人又比較不貪心,認為對方講的內容不合邏輯,「如果要升你(做政協常委),都不會打電話跟你講這麼兒戲,可能會約你見面。」當對方說需要一筆費用時,他隨即要求對方提供資料,例如傳真咭片來等等,結果對方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他相信,騙徒曾經做資料搜集,針對受害人制定詐騙方案。同場的民主黨議員黃碧雲也曾收到懷疑騙徒電話,對方假扮是親戚,其後發覺不對勁就掛線了。

早前民協曾進行一項電話調查,結果發現2名市民當中就有1人曾收到過詐騙電話,顯示情況相當嚴重。

騙案事主子籲長者小心

懷疑被人用電話騙去2千萬的著名歌唱家李遠榕,其兒子王憓表示母親心情還可以,父母已經離港到大陸參加一個表演活動。他希望透過今次事件提醒長者要多加小心,「(電話騙案)已成普遍性問題,我們希望大家都留意,特別是長者、老人家,在家裏的時候不知道一些訊息,所以我們希望告訴一些老人家,他們的子女,如果聽到一些很奇怪的電話時,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家人。」他又說:「不要透露任何訊息給別人,這樣就會比較安全,也不會再被人騙。」

王憓表示父母不在港,不清楚事件過程也不方便透露。

社工促家人安慰受害人

本身是註冊社工的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國柱認為近期電話騙案遽增,相信是匪徒「食髓知味」,尤其是不少長者上當,「他就很容易就會有一個心理狀態,把持不住就被人騙,又或者因為關心某一些東西,而令到他們沒有時間求證下,就被人騙了。」

他建議受害人事後採取包括重新申請銀行賬戶、回鄉證等措施,減少影響及損失,以免歹徒再次利用來犯案。

張國柱建議受害者的家人多給予安慰和體諒,尤其是對待長者,「家裏人安慰他多一些了,受害人要放開一些,不要怪自己,也不要因為那幾萬,或者真的很多錢,也不要介懷。」或是適當離開去散心一下,「離開傷心地當然有它的好處,有多些親戚朋友可以開解下,或者每天都會做一下其它東西,就不用想這件事了。」

他表示通常匪徒能夠得逞,不外乎是從心理攻勢入手,「譬如說你不是貪心,基本上有幾多擺在面前,都無動於衷的,就不會被人騙第一步。又或者你覺得你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基本上你不需要太擔心人家說你有些甚麼違禁品或者其它,所以我覺得做人如果能夠光明正大無愧於心,亦都不去貪,匪徒騙你是比較困難的。」

偽造號碼騙徒難被追尋

近月有騙徒透過偽造來電顯示號碼的手機軟件,假扮銀行或受害者朋友以騙取財物。香港互聯網協會主席梁兆昌接受訪問時表示,如果來電的號碼為虛構,則市民安裝來電過濾軟件亦無補於事。「因為你不能夠制止人家打電話給你,而且進來的電話號碼是一個假的電話號碼,所以你裝任何過濾軟件都沒有用,因為那個電話號碼是假的……在收到這些電話的時候怎麼應付,要小心確認事件是否真實,不要相信對方,亦都不要相信對方打給你的電話號碼,電話號碼也可能不是真的。」他提醒市民,若自己有所懷疑時,可親自致電到真機構查詢。

他又說,電話騙案騙徒所用的手法難以追尋,因部份國家、地區的監管較為鬆散,騙徒從該處致電時,當地的政策容許騙徒更改來電顯示號碼。同時,有關電話在到達香港前,須經過不同國家的電訊網絡,「中間可能經過不同國家,不同國家對於來電、上一手交來的來電號碼他是不會去驗證的,所以就容易出現,一些電話號碼到了香港之後,可能是香港的電話號碼,或者甚至是一些虛假的電話號碼,都能來到香港。」

梁兆昌透露,部份騙徒因為人手有限,所以會利用電腦撥號,因此出現市民在接起電話後,被要求按數字鍵的現象。「他是有一隊人接聽電話的,但這隊人不是很多人,應付不到打出那麼多個電話……用電腦撥的電話,當你收到這個電話的時候,沒有人即刻與你談話的,直至你按數字鍵後,他那邊收到訊號,知道這個電話有人回答,就利用這個電話的電腦系統,再去派給一些接聽的人。可能只有幾個人聽的,但打出的卻有數以百計的電話。」

事實上,有關做法非屬高科技,但由於電話是從外地打入,電訊商沒有辦法辨別電話真偽,同時由於電話經過不同的服務商,因此追蹤過程亦有難度。針對當局計劃在外地打入的電話號碼前,添加「+」號,以供市民辨別,梁兆昌認為有關標籤只不過是顯示有關電話是從外地致入,雖然可提示部份用戶,但對於某些經常接收外地長途的市民而言,則沒有幫助。

他又提醒,市民在選擇電話過濾程式的時候,應該小心挑選,若不慎安裝由惡意程式假扮的軟件時,則不能過濾電話之餘,亦會被不法之徒從手機上盜取資訊。

另外,長者安居協會發現近日有懷疑騙徒藉監察「平安鍾」為名,上門向長者收取費用。協會對此表示憤慨,並呼籲公眾關提高警覺,關心身邊長者,又強調協會不會透過電話銷售向公眾推銷「平安服務」,亦不會在沒有預約的情況下突然上門向長者收取費用。◇

責任編輯:王若愚

相關新聞
年關將至  香港詐騙活動頻傳
港警方處理泳會懷疑詐騙案
香港插盲眼騙保金案被告罪成
香港再有中原地產僱員被控詐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