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话诈骗猖獗 手法皆针对人心

科技专家:外地接入电话难查 社工促安抚受害人

人气 792
标签:

【大纪元2015年08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怡报道 )香港电话骗案猖獗,骗徒手法繁多,早前有人被骗去2千万钜款,警方日前与大陆执法部门开会,并达成协议称会加强情报交换,打击诈骗集团。但有网络科技专家表示,诈骗电话由外地打入本港,部分骗徒更能更改来电显示,本港电讯商无法辨别真伪,同时接入过程会经过不同地区电讯商,加大追查难度。

本港近月来发生大量冒充大陆公安、官员的电话骗案,昨日有议员收到自称为“政协秘书长”的可疑电话,可谓花样层出不穷。有社工表示,骗案多是针对人心,发动心理攻势,呼吁亲友关注被骗的受害人,尤其是长者被骗去大量金钱时应多加安慰及包容。

根据警方数字显示,今年首7个月,电话骗案已有2,371宗,较去年同期增加976宗,涉及金额1.76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6.7倍。而单是7月,已发生838宗,涉款1.26亿元。警方至今仅拘捕到4名嫌犯,涉9宗案件。

有消息指,近期发生的电话骗案中,有九成是采用“钓鱼”方式,随机致电,再透过对话套取对方背景资料,包括所拥有的财富。有关电话的来源,除大陆外,亦有来自东南亚国家。骗徒的手法亦各有不同,包括不要求事主直接从银行汇款,而是套取事主网上银行的密码,而后自行提款。更有骗徒会使用印有相片的假通缉令,令事主上当。

诈骗手法具针对性

诈骗集团从扮演邮局、快递公司,到公安、法院、中联办官员皆有,其中以假扮大陆官员如中联办的诈骗电话增幅最大。昨日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恒镔在一电台节目中透露,曾经收到可疑电话,自称是“政协秘书长”,对方表示打算晋升他做政协常委,但需要一笔费用。陈恒镔表示自己很警觉,做人又比较不贪心,认为对方讲的内容不合逻辑,“如果要升你(做政协常委),都不会打电话跟你讲这么儿戏,可能会约你见面。”当对方说需要一笔费用时,他随即要求对方提供资料,例如传真咭片来等等,结果对方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相信,骗徒曾经做资料搜集,针对受害人制定诈骗方案。同场的民主党议员黄碧云也曾收到怀疑骗徒电话,对方假扮是亲戚,其后发觉不对劲就挂线了。

早前民协曾进行一项电话调查,结果发现2名市民当中就有1人曾收到过诈骗电话,显示情况相当严重。

骗案事主子吁长者小心

怀疑被人用电话骗去2千万的著名歌唱家李远榕,其儿子王憓表示母亲心情还可以,父母已经离港到大陆参加一个表演活动。他希望透过今次事件提醒长者要多加小心,“(电话骗案)已成普遍性问题,我们希望大家都留意,特别是长者、老人家,在家里的时候不知道一些讯息,所以我们希望告诉一些老人家,他们的子女,如果听到一些很奇怪的电话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家人。”他又说:“不要透露任何讯息给别人,这样就会比较安全,也不会再被人骗。”

王憓表示父母不在港,不清楚事件过程也不方便透露。

社工促家人安慰受害人

本身是注册社工的社福界立法会议员张国柱认为近期电话骗案遽增,相信是匪徒“食髓知味”,尤其是不少长者上当,“他就很容易就会有一个心理状态,把持不住就被人骗,又或者因为关心某一些东西,而令到他们没有时间求证下,就被人骗了。”

他建议受害人事后采取包括重新申请银行账户、回乡证等措施,减少影响及损失,以免歹徒再次利用来犯案。

张国柱建议受害者的家人多给予安慰和体谅,尤其是对待长者,“家里人安慰他多一些了,受害人要放开一些,不要怪自己,也不要因为那几万,或者真的很多钱,也不要介怀。”或是适当离开去散心一下,“离开伤心地当然有它的好处,有多些亲戚朋友可以开解下,或者每天都会做一下其它东西,就不用想这件事了。”

他表示通常匪徒能够得逞,不外乎是从心理攻势入手,“譬如说你不是贪心,基本上有几多摆在面前,都无动于衷的,就不会被人骗第一步。又或者你觉得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基本上你不需要太担心人家说你有些什么违禁品或者其它,所以我觉得做人如果能够光明正大无愧于心,亦都不去贪,匪徒骗你是比较困难的。”

伪造号码骗徒难被追寻

近月有骗徒透过伪造来电显示号码的手机软件,假扮银行或受害者朋友以骗取财物。香港互联网协会主席梁兆昌接受访问时表示,如果来电的号码为虚构,则市民安装来电过滤软件亦无补于事。“因为你不能够制止人家打电话给你,而且进来的电话号码是一个假的电话号码,所以你装任何过滤软件都没有用,因为那个电话号码是假的……在收到这些电话的时候怎么应付,要小心确认事件是否真实,不要相信对方,亦都不要相信对方打给你的电话号码,电话号码也可能不是真的。”他提醒市民,若自己有所怀疑时,可亲自致电到真机构查询。

他又说,电话骗案骗徒所用的手法难以追寻,因部分国家、地区的监管较为松散,骗徒从该处致电时,当地的政策容许骗徒更改来电显示号码。同时,有关电话在到达香港前,须经过不同国家的电讯网络,“中间可能经过不同国家,不同国家对于来电、上一手交来的来电号码他是不会去验证的,所以就容易出现,一些电话号码到了香港之后,可能是香港的电话号码,或者甚至是一些虚假的电话号码,都能来到香港。”

梁兆昌透露,部分骗徒因为人手有限,所以会利用电脑拨号,因此出现市民在接起电话后,被要求按数字键的现象。“他是有一队人接听电话的,但这队人不是很多人,应付不到打出那么多个电话……用电脑拨的电话,当你收到这个电话的时候,没有人即刻与你谈话的,直至你按数字键后,他那边收到讯号,知道这个电话有人回答,就利用这个电话的电脑系统,再去派给一些接听的人。可能只有几个人听的,但打出的却有数以百计的电话。”

事实上,有关做法非属高科技,但由于电话是从外地打入,电讯商没有办法辨别电话真伪,同时由于电话经过不同的服务商,因此追踪过程亦有难度。针对当局计划在外地打入的电话号码前,添加“+”号,以供市民辨别,梁兆昌认为有关标签只不过是显示有关电话是从外地致入,虽然可提示部分用户,但对于某些经常接收外地长途的市民而言,则没有帮助。

他又提醒,市民在选择电话过滤程式的时候,应该小心挑选,若不慎安装由恶意程式假扮的软件时,则不能过滤电话之余,亦会被不法之徒从手机上盗取资讯。

另外,长者安居协会发现近日有怀疑骗徒藉监察“平安钟”为名,上门向长者收取费用。协会对此表示愤慨,并呼吁公众关提高警觉,关心身边长者,又强调协会不会透过电话销售向公众推销“平安服务”,亦不会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突然上门向长者收取费用。◇

责任编辑:王若愚

相关新闻
年关将至  香港诈骗活动频传
港警方处理泳会怀疑诈骗案
香港插盲眼骗保金案被告罪成
香港再有中原地产雇员被控诈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