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歷史之宮——貢比涅城堡(七)

文/亦凡

人氣 132

【大紀元2015年08月17日訊】貢比涅城堡(Château de Compiègne)除了是一所皇家宮殿,還因為它是法國國家馬車與汽車博物館(Le musée national de la voiture et du tourisme)的所在而聞名,館內珍藏有一些相當罕見的從18世紀至20世紀的馬車、機動車和自行車,以及與交通工具相關的珍貴資料。從而提供了一個人類交通發展歷史全景的展示,特別突出是對從馬拉車到汽車的過渡過程的表現,以及對起源於歐洲和其它大陸的運載工具的展覽。

對馬車歷史遺產的搶救

在19世紀末期,整個歐洲社會和當時的交通工業界的代表們都強烈感受到了,在短短的一個世紀間交通工具所經歷的極速演變,從沉重的驛車到綽號「不高興」、時速100公里的電車。水蒸汽的運用帶來了鐵路的開發,以前只有少有富人才能擁有的四輪馬車(Carrosse)漸漸通過出租馬車(Fiacre)而大眾化,新發現的石油燃料和電力更帶來了革新性的變化,以機械拉力代替了動物拉力。

馬車博物館展品。(flickr.com)

馬車博物館展品。(flickr.com)

面對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快速變革,一種擔憂隨之產生:難道那些幾乎被遺忘的、缺乏維修甚或面臨消亡的17、18世紀的馬力拉車會就此消失嗎?這種憂慮令許多人開始了對舊式車具力所能及的收藏,這些熱情的舊車愛好者們會在法國或國際展覽會的時候獻出自己的寶貝供大眾欣賞這些工業遺產。

世博催生馬車博物館

馬車博物館展品。(flickr.com)

事實上,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設立的「世界博覽會」強調了技術變化在工業發展中的重要性,而且漸漸地在每次世博會上都會安排車輛相關的展覽。在1900年巴黎舉辦的世博會上,組織了最為壯觀的車輛回顧展。當時,車輛行家們表示需要創建一家博物館,一個可靠的參觀地點讓人們可以研究車輛和鞍具,保存過去的知識。

1907年,法國旅遊車俱樂部(Touring club de France)的主席雷昂.奧捨爾(L□on Auscher),在格勒諾布爾國際展會上提出建立這樣一所博物館,講述從馬具初期到機動車的萌芽的與行駛技術相關的歷史。因此,工業美術學院將貢比涅城堡的幾間廚房「暫時」借給這家嶄新的博物館。博物館於1927年開放。

獨一無二的一套珍藏

馬車博物館展品。(flickr.com)

當時,許多專家參加了策劃工作和博物館的建立,包括威登(Vuitton)和愛瑪仕(Hermès),他們在展覽中結合了對於遺產的維護和面向大眾的教育。最初的珍藏裡包含私人的捐獻和博物館的購買,除了車輛、馬具和配件,還有豐富的資料和畫集。

馬車博物館展品。(flickr.com)

當時的展覽面積遠遠不夠接收這許多展品,所以很快決定了征辟城堡的一個內院配上玻璃篷頂來使用,這樣面積就增加了一倍,如今這間玻璃的大廳已經不對一般大眾開放,遊客們只能在外觀賞不能入內。裡面存放了一批極其珍貴的收藏,而且還在不停地接收新的展品,從而形成一份獨一無二的系列珍藏。

這套收藏品涵蓋了所有的陸地行動模式:從人力、馬力、機械、蒸汽、電力到化石燃料等等,在歐洲也少有博物館能與它媲美,算上車輛、配件、馬具、服裝、模型、刻畫,一共有大約4500件展品。光是車輛就包括有52架抬轎和雪橇、75輛馬車、32輛機動車和數架自行車。

先進的維修程序

馬車博物館展品。(flickr.com)

對這些車輛的維修程序,博物館一直在改進。如今,在方法上已經放棄了局限性維修(哪件展品需要維修就修哪件),而是整體規劃以便有計劃地進行並能保證跟蹤。在執行方面,徹底的修復行動,如由特殊培訓小組完全修復外漆或皮件,已經大部份被放棄,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保持政策,優先保護展品的完整性,首先實行加固行動。車輛既然由不同的材料組成,那麼皮件、木件、馬具都分別由各方面的外來專家分開處理。

拿破侖坐過的「柏林馬車」

「柏林馬車」(Berline),傳說拿破侖攻入博洛尼亞時坐過。(Château de Compiègne)
傳說拿破侖攻入博洛尼亞時坐過的「柏林馬車」。(維基百科)

在所有的收藏中,有不少傑出的展品。「柏林馬車」(Berline)是一架四輪、四門的篷蓋馬車。它比普通的四輪馬車更為輕盈靈活,主要特點就是前軸和後軸之間由兩根車轅連接著,而不是一條中心梁,從而,即使有一隻輪子破碎了,車身也不會因此而翻倒,所以更加安全。另外,由於配有18世紀開始普及的金屬彈簧懸掛裝置,它也更為舒適。因此,這類馬車也被當時顯貴高官所鍾愛,他們還把這種車型裝飾得富麗堂皇出席正式典禮。

馬車博物館裡珍藏的這座華麗的「柏林馬車」是由博洛尼亞參議員卡普拉拉(Caprara)訂做的,於1789年完工,車身有7面玻璃,內座由藍色絲綢縫製,外有毛羅•干多爾菲(Mauro Gandolfi,1764-1834,意大利畫家和雕刻家)的油畫,展現了希臘神話傳說:右側是伊菲吉妮婭(Iphig□nie,是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的長女,當全希臘的國王與英雄決定進攻特洛伊後,阿伽門農觸犯狩獵女神而使海船無法啟航,被迫獻祭長女以平息女神的憤怒)的故事,左側是關於海倫的事跡。

傳說拿破侖一世在1796年6月攻入博洛尼亞(Bologne,意大利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擁有世界最古老的大學博洛尼亞大學,也是艾米利亞-羅馬涅的首府)時,就是乘坐著這輛馬車進的城。

拿破侖三世皇太子的小馬車

拿破侖三世皇太子用的小馬車。(© Château de Compiègne)

另外一輛很出名的「面對面的敞蓬四輪馬車」——也就是配備了兩個相對座椅的敞篷車,是在1859年贈送給拿破侖三世的兒子及繼承人的,當時皇太子已經三歲了,這輛車可以由山羊或小馬來拉。

這是一輛裝飾豪華的轎車,車上佔主導地位的顏色是第二帝國的綠色、紅色和金色。車身的外面裝飾有皇太子的徽章;內部的座椅覆蓋著奶白色的緞子,並配有珊瑚色的鈕釦;在車子頂部配上了綠色塔夫綢的窗簾和金色的絛帶;最後,車子前面裝飾著法蘭西第二帝國的標誌——雄鷹。

從而,這輛敞蓬四輪馬車成為兩種傳統的一部份:一方面,它是盛大慶祝活動的官方車隊和皇室禮儀用車輛;另一方面,它是為帝國的皇室子女保留的縮減版的奢華車型。這方面,它直接受到1812年拿破侖一世為兒子羅馬王所設的禮儀用馬車的啟發。

不過,這輛車並不是因第二帝國委託訂單而制,它是一份由在皇家馬廄任職的車輛修造工匠喬治.埃爾勒(Georges Ehrler)奉獻的禮物,他也將自己的名字簽署在其所造的這一傑作的輪轂上。

因此,即使這輛馬車可能很少使用,因為據說皇太子在4歲的時候已經學會了騎小馬,它作為傳統的權力展示的一部份,並因其體現的現代承包商人的「廣告」手法,而銘刻在了第二帝國的歷史之中。

責任編輯:德龍

相關新聞
法國藝術與歷史之宮——貢比涅城堡(一)
法國藝術與歷史之宮——貢比涅城堡(二)
法國藝術與歷史之宮——貢比涅城堡(三)
法國藝術與歷史之宮——貢比涅城堡(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