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偉:大國崛起了,小民權力在哪裡?

人氣 498

【大紀元2015年08月25日訊】燕趙都市報保定站公微號拆道:為配合北京閱兵,河北各地紛紛出臺減排措施,其中,安新縣三台鎮,要求在9月1號到9月3號的3天內,各家各戶一律不准生火做飯,為了落實到位,竟然給各家各戶的灶台貼了封條,並撂下狠話,不遵守就拘留!

有網友評論:就算我發揮了我所有想像力的極限,就算我用最大的惡意來揣測這個朝代的荒唐,我也無論如何也無法想像:這也行?限飯?封灶台?瘋了!

由此想到,自五四以來,國家「強盛」,民族復興成為近現代中國歷史的主題訴求,成為支撐現代中國人的唯一信念和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價值,成為一切理論探討和政治行為最後的歸結點。

在上面這個問題上,過去很長一個時期,我一直陷於某種迷茫。每當談到民族復興,談到國家強盛和國家利益,談到傳統文化,似乎就觸到了底線,不容置疑,不敢再往前跨出一步,成了新的思想的禁區。

「萬國之上還有人類在」,胡適先生60多年前留下這句名言,直到今天還不能為大多數國人所認同和接受。國家、民族,在我們這塊土地上似乎佔據了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大國崛起、民族復興似乎成了最高價值,自由、民主、平等這些普世價值在「國家」「民族」面前似乎成了婆婆面前膽怯害羞的小媳婦。

其實,這個禁區一直都在,過去只是一種隱性的存在,被救亡圖存這樣更為急迫的議題遮蔽了。中國社會發展到今天,若要繼續前進,對這個禁區已經到了非碰觸和破除不可的時候了。

思考歷史與當下的現實,人們會發現,專制集權者正是打著實現「國家強盛、民族復興」之旗號,以號令挾持廣大民眾。瞭解了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那些血腥拆遷為了會在光天化日之下堂而皇之地頻繁發生了。

公權力的握有者往往都會把其私利、把其小集團的利益包裹在國家民族利益之下,或者與國家民族利益捆綁在一起, 為他們侵害民眾個人權利、維護既得利益的種種不義行為,尋得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或招牌。

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特別重視血緣和家庭,個人權利往往得不到尊重和保護,個人主義也往往被看作一種自私自利的觀念。其實無論從當下的現實還是從人類文明的歷史看,國家都是為了個人的生存而存在的,而不是相反。正如西班牙哲學家費爾南多‧薩瓦特爾在《政治學的邀請》中所說的:「我堅信個人創造出了人類最重要的現實,從這一現實中派生出了國家及其他機構,而反過來則是不成立的。」

實現中國社會的現代化轉型,首先需要走出「崛起」「復興」是最高價值的民族神話和觀念迷障,撥開這些觀念對現代性的遮蔽。應該明白,今天的一切努力和奮鬥,目的應該落實到中華民族每個成員的權利和幸福上,而不只是為了崛起和復興,更不是與其他民族一較短長。其實只要換一種思維方式,就會發現,中華民族與其他民族相互依存在這藍色的星球上,利益休戚與共,並沒有終極意義的勝負論。

中國正在經歷的社會轉型乃是現代性社會的構建,其主要標誌是以「啟蒙價值」,即自由、理性、個人權利為價值支撐的,以市場經濟、民主政治、法治社會為制度框架的民族國家。至於「崛起」「復興」不過是中國實現了現代化轉型後的必然結果。

中國是個大國,也許在未來不久還會成為一個強盛的大國,但崛起的不應是高高在上的頤指氣使的「天朝上國」;復興的也不應是中華文明天下至尊的傳統地位。

實現中國社會的現代轉型,其目的應該是以人為本,是為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民的福祉,其核心內容應該是每個人能夠享有自己的權利,是自由、平等,其途徑應該是現代法治社會的建立、市場經濟主導地位的確立和憲政民主的實行。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名家專欄】川普布朗士集會痛擊「身分政治」
楊寧:舟山血色天空和拖船沉沒引發聯想
鍾原:三中全會前不尋常的「紅二代」放風
王赫:中俄朝三角的勾心鬥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