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德國人繪製一幅讓德國自豪畫面

人氣 1898

【大紀元2015年09月13日訊】最近一段時間,歐洲難民危機成為了全世界不少媒體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在敘利亞小男孩陳屍土耳其海灘的畫面被刊登後,如何應對這場二戰以來最為嚴重的難民危機,如何解決湧入的數百萬來自敘利亞和其它中東、北非國家的難民,成為擺在歐洲各國乃至世界其它大國政府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同時也在考驗著人類普世的價值觀。

在世人看到匈牙利封鎖火車站,西班牙和波蘭等國拒絕接受難民,丹麥暫時關閉了德國前往哥本哈根的火車時,德國默克爾政府站了出來,宣布將在一年之內接納80萬難民。默克爾還在公開講話中表示,德國將會加速處理難民申請的速度,修建額外的住房並承諾撥款60億歐元。

伴隨著德國政府的承諾,務實的德國人迅速行動起來。幫助難民登記、建造臨時避難所、安排住宿、分流到其它城市、號召德國民眾提供空閒住房……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雖然私底下德國人有著這樣那樣的擔憂,比如稅收是否會提高,但除了極端排外的少部分人外,根本沒有人公開去攻擊難民,反而對其抱著深深的同情,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裡按照默克爾的說法去做。所有幫助和歡迎難民的德國誌願者,共同「繪製了一幅讓德國感到自豪的畫面」。

事實也的確如此,德國政府和德國人的選擇,在贏得世人讚歎的同時,也告訴了人們甚麼是真正負責任的大國。德國真正在踐行著聯合國兩項難民協議所應承擔的責任。儘管並不知曉德國將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但德國人在人性的考驗面前依舊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案。

而與冷靜、理性的德國人一樣,此時的德國媒體也是非同一般的理性,雖然有著諸多關於難民的報導,但卻毫不煽情,甚至對於德國所付出的努力,也沒有刊登一篇有著歌頌意味的報導。這當然與德國人樂於批評的傳統有關,但這或許更與二戰的教訓使德國不提倡不鼓勵甚至於禁止「為德國感到自豪」的說法有關,德國人對於狹隘的民族主義充滿了恐懼。

毫無疑問,面對數百萬難民,德國自己是無法解決的,而德國繪製的這樣一幅動人的畫面,是否會讓歐洲各國齊心協力,是否會讓歐洲之外的美國、中國等國家採取更為積極的態度,都令人期待,畢竟對於這場二戰以來最為嚴重的人道災難,所有國家都要秉承人道主義精神,共同面對,因為世界是全人類的世界。#

責任編輯:尚一

相關新聞
男童伏屍海邊震驚全球 更多難民遭遇令人心碎
歐洲難民潮 國際組織促美協助找難民所
敘童伏屍照撼人心 扭轉歐洲難民危機
歐洲難民危機 聯合國:各國合作可控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