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七連跌 引爆亞洲貨幣貶值潮

人氣 5161

【大紀元2016年0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報導)中國經濟繼續影響全球。繼週一(4日)新年首個交易日,大陸股市暴跌拖累全球股市齊挫後,人民幣連跌亦引爆亞洲貨幣競貶戰。1月6日,人民幣連續七日下跌,離岸價更一度跌破6.73,引發市場恐慌性拋售,亞洲貨幣受累齊齊下跌,新台幣兌美元跌至逾6年低位,澳、紐及馬幣亦挫逾1%。韓幣創四個月新低,唯日圓成為避險資金,創三個月最高。

1月6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5314,較上個交易日再貶145基點,再創四年半新低。離岸人民幣連日下挫,在下午4點50分跌穿6.73元,跌幅超過1%。在岸同離岸價差突破1700基點,創新高。

市場消息指,隨著人民幣跌幅擴大超乎市場預期,市場恐慌氣氛瀰漫,不僅外資積極匯出,銀行間及進口商也進場搶進美元,令亞洲貨幣走勢疲弱不振。

新台幣兌美元收報33.453,創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新低。韓元同樣也續貶,盤中更在北韓試爆氫彈出現急挫,韓元兌美元一度下跌0.8%至1197.9,為9月25日以來最低,收報1197.2,跌0.76%,市場疑韓國當局干預。

澳元和新西蘭元均跌逾1%。另一隻較弱的貨幣馬元,兌美元亦挫1.32%,報4.4。惟日圓逆市走強,令美元兌日圓下跌0.51%,至118.45。

恆生投資服務首席分析師溫灼培說,人民幣若持續下跌,將令日圓以外的亞洲貨幣進一步受壓。

景順首席經濟師:中共政策已改 容許貶值

去年人民幣全年貶值約6%,邁入2016年,跌勢加速,迄今短短三日,離岸人民幣(CNH)已經貶值約1.9%。人民幣貶值超乎預期,國際投行亦紛紛轉態,降低對人民幣目標價的預期。

瑞信發表研究報告稱,北京改變外匯政策,相信是由於人行(中共央行)有意令市場減少關注離岸價,轉而參考人民幣在岸價兌一籃子貨幣的匯價。他們預期人民幣在岸價及離岸價未來3個月及12個月均會有所貶值,估計未來12個月,在岸價將跌至6.78,離岸價則見6.93水準。

有聯繫匯率之父稱號的景順首席經濟師祈連活(John Greenwood)出席記者會時表示,中共政府已改變政策,容許人民幣下跌;若有需要,人民幣仍然會貶值。

景順首席經濟師祈連活(John Greenwood)。(余鋼/大紀元)

然而在資本管制和外匯管制下,人民幣在岸價和離岸價仍存在較大差距,相差達2%;若有關管制解除,兩者價格將會相同。

過去數年,中國被認為是全球主要經濟增長貢獻動力,但他認為中國經濟影響力仍未遍及歐美等發達國家。隨著美國經濟復甦,他相信美國仍是全球經濟火車頭。他估計美國經濟復甦會有10年時間以上。

對於大陸經濟最大風險,祈連活認為是債台高築。自2008年起不斷膨脹的債務已經危及金融系統,如果北京未能及時改善資產負債及控制信貸增長,或會醞釀另一波危機。

法國巴黎銀行宏觀經濟研究部主管陳興動表示,人民幣將於今年10月1日正式加入特別提款權(SDR),人民幣匯率更多參考一籃子貨幣,而非盯著美元,他認為,當局會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幅度控制在5%以內,在岸人民幣兌美元(CNY)可能貶至6.7至6.8水平。

法巴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余鋼/大紀元)

大和證券則維持人民幣今年年底貶值至7.5的預期。

中資分析師:人民幣將貶15%

雖然中共官媒《中國證券報》發表文章,聲稱人民幣匯率異動應是短期現象,無大幅貶值風險,不過大陸內部亦出現兩種聲音,有中資銀行分析師甚至預期,人民幣或貶值15%。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日前接受《上海證券報》採訪時預測,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將貶值15%,達到7.3左右。這是目前所有市場機構中最為大膽的預測。

外兌風險高 料拋售潮持續

由於過去人民幣單邊升值,不少中資企業借入大量美元償務,以賺取息差套利,不過,近月人民幣加快貶值,中資企業為降低外匯風險,已經開始湧現提前贖回美元債務趨勢。

中駿置業(1966)及寶龍地產(1238)近日已發出公告,將分別於下月初及本月底提早贖回2017年及2018年到期的美元優先票據,金額總共達6億美元。

此外,東方航空(670)亦發公告稱,為降低匯率風險,近日會償還美元債務本金10億美元。

據彭博社數據,中國金融機構及企業發行美元債務,未償還餘額高達5,814億美元,當中,銀行業占比最高,占約17.4%;房地產占約13.2%;勘探行業占比約13%;航空業僅占約1.3%。

資金加速流走 中國經濟釀風險

人民幣暴跌也反映了國外投資者將資金撤離中國的行為在持續。據彭博數據顯示,最近三個月中國資金外流的規模超過了希臘的經濟規模。

針對資金外流的擔憂,央行於上月底暫停部分外資銀行外匯業務。有報導稱,渣打和德銀為被限制的三家外資銀行中的兩家。

另外,新的外匯現鈔管理條文將在2月1日開始實施,機構兌外匯現鈔已在上星期收緊,有基金經理對大紀元表示,可以預見,未來中國對資金管制將更為收緊。

該基金經理表示,目前大陸不少企業正想辦法透過各種途徑將資金運出大陸,包括利用「一帶一路」的政策,還有的在歐洲等地開設大量戶口將資金運出海外。另外,近日大陸企業頻頻借香港重組、收購或上市轉移資金,有創業板的殼價已經炒到3億港元。

他又擔憂地表示,目前人民幣加速貶值,尤其價差創歷史新高,打開海外沽空人民幣的裂口,中國金融風險倍增。

曾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沽空次貸而名聲大噪的對沖基金大佬Kyle Bass最近亦表示,未來12至18個月,最有興趣沽空人民幣。他保守估計,中國壞帳金額高達3萬億美元,若亞洲尤其中國信貸緊縮,將會發生類似美國2007至2008年的金融危機。#

責任編輯:楊亦慧

相關新聞
在岸人民幣匯率七連跌 逼近6.46
A股暴跌引發全球股市拋售 道瓊大跌345點
2016年陸股開局暴跌 北京「救火」
美元漲勢重來? 專家:強弩之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