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網約車新規限戶籍 民眾激烈反彈

人氣 1761

【大紀元2016年10月16日訊】中國四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日前同時出台針對網約車的新規定,做出更為嚴格的限制。除北京、上海限定網絡約車需「本地人、本地車」外,而北京更在車輛排量、軸距等作出嚴格限定,立即引發強烈反彈。有評論指,這又是一次給老百姓添堵的「公共政策」,假管理之名,行戕害之實的公共決策,不僅涉嫌戶籍歧視還粗暴地斷了大批家庭的生計。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日前出台針對網約車的新規定,要求京、滬兩地從事網約的車輛必須是本市牌照,對從事網約車服務的司機必須具備本市戶籍,且持有本市駕照。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對於從事網絡車服務車輛的排量、軸距有著更為具體的規定,排除了緊湊型車。這意味著北京試圖從排量上設卡,把網約車的車輛級別提高至少一個檔次,與出租車形成明顯的服務差異。

這一新規的意見稿一出,網約車平台滴滴出行、Uber立即表示抗議。文章指這會使得車輛供給驟減、司機大幅減少、網約車車費翻倍、出行效率大幅降低。 以上海為例,目前從事網約車的車輛符合新軸距要求的,不足五分之一;上海41萬餘名司機中,僅有不到1萬名司機具有上海本地戶籍。樂觀地估計現有的98%的專車將被新規細則淘汰。

對此,法律工作者程先生接受本台採訪時稱,這一規定違法:

「肯定違法, 因為憲法規定,中國公民有平等的居住權,還有工作、生活的權利。這個工作權限制你的戶口,就違反了勞動法,網約車車主就可以提起訴訟,他們沒把法律當回事,也不去研究。這個法律本身是死的,靠人進行維護,如果當局覺得他們有權,可以任意怎麼做,那麼法律慢慢被他們侵蝕了、破壞了。」

這一消息也令網民議論紛紛,批評規定不夠人性化,數百萬司機或面臨失業,大批家庭將失去重要的收入來源。

家人經常使用網約車的羅先生告訴本台,這樣冒百姓之大不韙的公共決策竟然能夠堂而皇之地出台,令人驚訝:

「這肯定是有一定的地域歧視的因素在裡面,可能是不合法的。但是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對一個地方的治安解決一個地方的就業環境,可能是有好處的。如果就公民權來說,工作、就業權來說是不合法的。」

羅先生還指,可以預期的是,一個充滿創新,給廣大老百姓帶來方便和實惠的網約車行業在新規細則實施後,基本上就名存實亡了:

「解決工作機會是肯定的,因為下崗的人現在非常多,網約車確實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打車難的方面,我覺得網約車蠻方便的,比出租車肯定是好多了,有網約車這也是個進步。」

有網民寫道,這是缺乏正常的博弈過程的閉門決策,參與決策的官僚既沒有聽取網約車平台的意見,更沒有了解過業已形成的網約車行業生態,只是根據決策官僚的喜惡及偏見以及上級要求就輕率拍板。其目的既不是為了老百姓的方便和安全,也不是為了規範行業管理,根本上是為了滿足更上級官僚對城市外來人口的排擠。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正源:黨媒為何對網約車司機極力的污名化?
北京宣布「網約車」合法 Uber滴滴獲認可
任重:網約車巨額罰款都去了哪裏?
本地人才能開網約車?京滬恐再現「打車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