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銀行金融詐騙泛濫 大陸民眾資產無保障

人氣 850

【大紀元2016年10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道)大陸社會電信詐騙五花八門,讓人防不勝防,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其中金融理財詐騙數量最大,占比近4成,民眾投資血本無歸,個人資產越來越無保障。

電信詐騙金融理財占4成

日前,中國大陸最大的網絡電話服務商觸寶電話大數據中心發布了《2016年中國騷擾電話形勢分析報告》,針對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這一年內騷擾電話狀況以及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解讀。

據該報告分析,從騷擾電話類型上看,廣告推銷已經成為手機用戶最主要的騷擾類型,占比30.1%。

同時,詐騙電話、房產中介電話在騷擾電話中的占比有所增加,在詐騙電話中,金融理財詐騙就占了近4成。

此外,假冒身份的詐騙電話在詐騙電話類型中,也呈上升趨勢,占比高達26.3%。

報告還指,經濟發達的地區和省份更容易被騷擾電話盯上。其中,上海、北京和廣東省排名前三,江蘇也是重災區,排在全國第九。

銀行在詐騙中的角色

據統計,2010年至2015年中國電信詐騙業的收入每年都保持在100億人民幣以上,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中國通大陸訊信息詐騙分別發案10萬起、17萬起、30萬起,40餘萬起。

有網民在其博文中表示,電信詐騙明顯是通過銀行渠道才能騙的。「深圳老人被騙1100多萬,試問這錢放在保險櫃裡,騙子要怎麼樣才能騙走?山東女孩的錢放在家裡這錢要怎麼樣才能被騙子騙走?賣假貨中央要問責淘寶,那麼通過銀行系統的詐騙,銀行卻一點責任都沒有?」

該網民稱,明明銀行有那麼多辦法可以減少此類詐騙,但是卻沒有任何行動。「你可以推薦易受騙人群辦理延時轉帳功能,比如轉帳需要第二天才能生效,這很難嗎?比如辦理一日累計多少轉帳時,需要打電話給銀行這很難嗎?」

銀行不負責任的行為不僅表現在電信詐騙上,即使放在銀行中的存款也會不翼而飛。銀行身為「國家金融機構」,近年來卻頻繁出事,銀行內外勾結,致使民眾血本無歸。

海口市的一名普通職工李女士,前後將10萬、15萬分別定期存入銀行,然而一年多以後卻發現這兩筆定存的錢和3萬多利息都消失了,辛辛苦苦賺的血汗錢存在銀行裡卻沒了。

浙江杭州聯合銀行有42名儲戶銀行存款9,505萬元,被銀行櫃員在20多天內轉入他人帳戶,這些儲戶帳戶上的存款一分錢都沒有剩下。浙江義烏劉先生,存入某國有大行250萬元,最近發現存款也沒了,帳戶上只剩4元錢。

在武漢,包括東風汽車公司社會保險中心在內的多家大企業6.3億元銀行存款被盜取,涉及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廣發銀行、華夏銀行等6家銀行。

媒體曝光,這次武漢多家大企業銀行存款被盜案件,是在「操盤人」(即主犯)、中間人、銀行內鬼和存款企業相關負責人等各角色密切配合下完成的。操盤人先與銀行內鬼勾結,在銀行內設計好作案流程,由中間人介紹存款企業,將企業存款存到指定的銀行,再由銀行內鬼採取偽造金融票證、私刻存款單位銀行預留印鑑等手段挪走資金。

金融投資「騙你沒商量」

今年4月媒體報導,國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晉一期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晉系」相關聯的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非法集資詐騙犯罪」,其非法吸收存款近399億元,受騙者達幾萬人。它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倒塌的詐騙集團。

短短不到一年,e租寶、泛亞、中晉⋯⋯中國偵破非法集資案件超過1萬起,其中涉案金額超過億元的就達上百起。暴露的案件涉及全國31個省,幾乎無處不在。

同樣的,今年3月11日一儲戶在民生銀行廈門集美支行門口追討價值1千萬,已逾期1年半無法兌付的理財產品;1月18日上海光大銀行被曝光80多人上億元的理財產品血本無歸。各類電信詐騙花樣繁多,層出不窮⋯⋯

一系列的詐騙背後都顯示詐騙在中國已成為一個行業,已經滲透到每個普通人生活的每一個領域。

為何金融詐騙在中國大行其道?署名靜元的評論文章《花樣翻新的金融詐騙 萬變不離其宗》揭示出其背後的原因:

1、中共對百姓資產流動管控嚴格,銀行利率低,股市耍流氓,又濫發貨幣製造通脹,百姓的投資渠道狹窄,渴望有新的財產保值、增值的方式。

2、中共對百姓毫無「福利」可言,子女教育、住房、看病、養老,幾乎都得「自己解決」,再加上巨大的貧富差距造成的集體性心理扭曲,很多人對財富極端的渴求。

3、所有金融詐騙集團的「老闆」都是中共。

去年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的稀有金屬投資,造成22萬投資者的430億元資金難以兌付,有一些投資者去昆明市公安局經偵部門報案,投資者提供的錄音資料證實,該部門拒絕立案,理由是:「上面不讓查,查了泛亞就得死,所以不能查。」這說明這麼大的一盤棋是地方政府在主導,換句話說泛亞不是設局者。可以說,官商勾結設騙局行騙。

文章表示,有的詐騙集團貌似與中共沒有關係,中共的職能部門還「全力偵辦」,但直到現在,哪一起詐騙案的涉案資金返還給了受害人?黑金哪裡去了?為何那些詐騙集團不成氣候的時候,「政府」不聞不問,等「豬養大了再殺」?誰才是幕後最大的「老闆」,誰才是最大的騙子?

警方不作為成詐騙滋生地

中國大陸從事網路詐騙「產業」的人數至少有160萬人,年涉案金額超過1,100億元;2015年全國電信詐騙發案59.9萬起,破案率不超過3%。

關於山東女孩徐玉玉被騙致死一事,媒體曾報導一個細節:在她執意報警後,返家途中,抑鬱離世。 其父親「後悔報警」、「讓她哭一夜興許就好了」。

有網民因有類似經歷,有感而發道:「這只是中國無數詐騙受害者之一例,比詐騙者更可惡者, 是警方的麻木不仁、不作為。」

隨後,當徐玉玉因為死亡而受到輿論關注後,這個案件瞬間就宣告破案,嫌犯依次落網。

這說明社會上那些眾多所謂難破的案件,不是難破,就是「不死人不重視」。如果沒有人因為電信詐騙而死,政府就不會把它當回事。公安部不會督辦案件,自然地方公安廳局懶得理會,騙子可保逍遙法外,並繼續操持他們的詐騙勾當。

法律學者守魚在其評論文章《電信詐騙究竟能否破局》中表示,掌握著強大資源的政權系統,可以輕鬆的定位到每一個權力的挑戰者。無論是匿名在網絡上發表言論,還是掛著各種翻牆軟體獲取信息,政府部門都能精準的了解到,及時抓獲。這種神器並不輕易出鞘,只用於保衛政權,與平民無關。當普通民眾遭遇到各種詐騙的時候,公安機關的漠不關心也就不足為奇了。

資深時事評論人楊彼得撰文《騙子生長的土壤是無人負責》表示,大陸警方「抓大放小」,這是他們一貫的一個突出特點,不僅在對待電信詐騙上是如此,在全部治安領域亦復如此。他們喜歡偵辦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經濟案件,對相對的中小案件向來不屑一顧,甚至不予立案。

文章認為,中共官員只是對上面負責,人民是否不滿他們從來不在乎。他們只需每年辦幾個大案要案,就有了對上級自吹自擂的資本。人民丟了幾輛自行車,騙子把自己的手機號碼留在公共場所,他們都可以不予理會。也許他們可以振振有詞地說,警方人手有限,不可能每個案子都調集兵馬進行偵辦。實際上這只是他們不作為、偷懶的一個藉口。

「中國騙子無人管,以至於各地出現了一批『詐騙之鄉』,此足以說明官方所謂為人民服務之成色,也折射了人民當家作主、群眾路線的成色。在現有『體制機制』下,騙子遍地似乎是註定了的,『不死人不重視』也是注定了的。」#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清華教師被騙1760萬元 電信詐騙三大手法曝光
大陸電信詐騙猖獗 又一女生被騙跳海自殺
大陸電信詐騙頻傳 個人洩露信息無人監管
秀才江湖:中國的電信詐騙為何如此猖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