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青少年友情難長久

font print 人氣: 72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6年10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溫靜編譯報導)孩子間的友情經常被形容為轉瞬即逝。為了找到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們花六年時間,研究跟蹤了410名學生。從這些孩子上七年級開始,研究員們每年都對孩子們的友情狀況做一次調查,直到他 們高中畢業(十二年級)。

這項研究的帶頭人是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的哈特爾(Amy C. Hartl)。她與同所大學的勞爾森(Brett Laursen)以及荷蘭奈梅亨大學(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的希勒森(Antonius H. N. Cillessen)共同完成了這一研究課題。

研究結果顯示只有1%的友情能維持到十二年級。絕大多數友情只能維持一兩年。

那麼,為甚麼友情會終止呢?

勞爾森說:「青少年最有可能與那些和自己有共同特點的人維持長久的友情,享受共同的成功。」

「能預測友情結束的最強因素包括性別的差異、被其他孩子喜歡程度上的差異、體力強壯上的差異以及學習能力上的差異。」

但這些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具有一些不被人喜歡的特點並不一定會讓友情終結。只要兩人之間都有這種不被人喜歡的特點,那麼兩人還是可以維持友誼的。

「我們從以前的研究中得知,孩子們喜歡和他們相似的人做朋友。」勞爾森說。

「現在我們知道了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兩人之間的差異會損害友情。差異能引起矛盾,妨礙需要配合才能完成的活動及分享喜悅之情。差異能造成兩個朋友之中的一人付出更多,例如不那麼咄咄逼人的一方(需要忍受另一方);或者其中一人得到更多的好處,例如社會地位較低的一方會接受到饋贈。朋友之間的差異會打破維繫兩人之間的契約關係。」

心理醫生菲利普(Karen Phillip)說,這也算不上甚麼新發現。

她說:「在七年級時,我們的身體、頭腦和情感都會經歷很大的變化。無法永遠維持這段時期的友誼並不是甚麼不同尋常的事。」

她還說:「由於課程、選修課以及運動項目經常變化,低年級的高中生們經常會經歷幾組朋友。」

與此不同的是,我們在大學時期建立的友誼能持續更長久,是「因為我們與思維方式、智商和興趣相似的人在一起。」

怎樣幫助孩子處理結束了的友情

給孩子報名參加新的活動。菲利普說,讓孩子參加新活動可以幫助他們與有相同興趣的新朋友建立友誼。

讓孩子保持忙碌狀態。菲利普說:「和你的孩子單獨做些事情,或全家人一起讓你的孩子有事做,保持忙碌。」

傾聽、表示同情並尋找解決方法。「家長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就是他們的時間、耳朵、指引和理解。」菲利普建議家長們告訴孩子他們的感覺,他們認為應該怎樣處理這段逝去的友情。「如果孩子需要引導,那麼家長可以只提供兩條建議,告訴孩子他們可以怎麼做」,然後讓孩子自己決定怎樣做。

「如果家長擔心他們的孩子,那麼還可以諮詢輔導顧問,看看他們有甚麼不同的見解和指導。通常,孩子對輔導顧問吐露事情會比對父母更多。輔導顧問能夠讓孩子更有信心地繼續未來的生活。」

責任編輯:瑞木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盡職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順順當當、成績優良,長大後能成就一番事業,即獲得成功。培養出一個「成功」的孩子沒有一定之規,不過新近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個人的特質可以預見其成功,毫不意外,這些特質很多都受惠於家教。
  • (大紀元記者余亨之舊金山報導)7、8年級是孩子智力開發的黃金期,如果孩子的思維在這段時期得到很好的開發與訓練,到了高中就自然而然成績優異,因為其學習能力和思維方法比未開發的學生前進一大步。錯過這個關鍵的時間段,孩子的腦子就容易殭化,再去開發就非常困難。
  • 周康賢、李淑鈴、康薇薇、伍巧儀這4位紐約的華裔青年,從小學起就是同學。不同家庭背景的他們互相幫助,一起考上了知名的布碌崙科技高中,並於今年以優異的成績一起畢業。談起一路上的點點滴滴,讓人很受觸動。
  • 我想大人吃糖和孩子最大的不同,是經過歲月和生活的磨練後,糖裡的滋味已經不在舌尖了,而在腦海:腦海沉澱了我們的青春,一如我和好友這40多年來的甜美友誼。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編者按:情感忽視會演變成情感虐待,但忽視與虐待之間的關係如何界定?父母與孩子之間親子關係是人生中的一門重要課題,這一篇章,讓我們與《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 一書的作者來探討,如何在過與不及的情感中,取得應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紹了性別認同教育引起的爭論和家長們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護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兒童心理學專家陳彥玲博士給出了一些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