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重大灾情预防 台经次长:有努力空间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6年12月17日讯】维冠大楼倒塌引发监工机制需补强疑义。经济部次长杨伟甫表示,复合型灾情需要各方专业合作,台湾救灾已累积经验,“但往前预防那块还有努力空间,需要各界捐弃成见、互相合作”。

“结构工程学会与地震工程学会联合会员大会”今天在台大应用力学研究所国际会议厅举行,杨伟甫应邀到场致词,接受采访时做出以上表示。

杨伟甫说,政府最近又发布土壤液化热区资讯,就是为了让各界知道要预先做防范,或者不要在这些地区做投资;气候变迁不只水文改变,还有地震,引发的是复合型灾情,且芮氏规模7或8的地震频传,像台湾这种高风险地区,灾害防治领域上需要更多跨专业领域进行合作、探讨。

他以维冠大楼倒塌为例指出,维冠倒了会遇到交通、维生管线等问题,地震工程跟结构工程是面对地震最主要支柱,需要互相配合,他并期待有更高层次的整合研讨机会,例如工程师学会这种总合性场合,可以连结更多专业进行整合,他希望不同的社会组织能有个平台,在特定议题上做更深入的探讨。

维冠大楼倒塌引发相关领域专家呼吁推动“第三方专业监造”机制,并点出建筑师与土木技师、结构技师间的市场价值落差过大,进而出现非资深技师到场监工,影响监工品质的现实问题。杨伟甫对此表示“没错”,这是市场面存在的状况。

有专家进而举例,地震频繁的美国加州,甚至要求医院等需特殊安全性的建筑,要由结构技师主办,与台湾的建筑师是唯一法定监造人不同。

杨伟甫认为,不同技师的工作权会互相竞合,要像先进国家一样立法规范,各界要有共识,要知道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大家都好”,“要抛弃成见,才有办法去谈、立法”。

他并说,台湾现在面临较困难的问题是,不管是哪种领域,有利害冲突时候,通常谁也不让谁,他认为营建署在监工管理上应该是面对到这个问题。

他强调,台湾救灾能力很强、累积相当经验,但不是在救灾领域强就好,应该要在前端做到防范、减少灾情,“但往前预防那块还有努力空间,大家要合作,捐弃成见”;若期望行政院处理,还是会先交给公共工程委员会、内政部与业界做协调,若协调不成,再请院长、副院长出来,这件事可以继续呼吁。(转自中央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