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生活(306)約定的咖啡日

作者﹕文、圖/邱榮蓉

淡彩速寫 / 咖啡館的吧檯(圖片來源:作者 邱榮蓉 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03
【字號】    
   標籤: tags:
淡彩速寫 /咖啡館的咖哩雞飯(圖片來源:作者 邱榮蓉 提供)
淡彩速寫 /咖啡館的咖哩雞飯(圖片來源:作者 邱榮蓉 提供)

自從經由臉書重新聯絡上過去在辦公室裡愛喝咖啡的同好,便和好友約定一起喝咖啡敘舊!在浪漫的咖啡館一邊聞香,一邊聊過去上班的日子,彷彿時光倒流,記憶的寶盒瞬間開啟了許多往事……。喝完咖啡在回家的路上,我總是靜默開心的回味這一天「美好咖啡日」的餘韻。後來,彼此相約每月忙裡偷閒,找一天專屬我們的「咖啡日」:一起喝咖啡、畫畫、拍照、聊天。

記得初次相見是2015年的5月,離我們上回分開已是20年後了。約在過去上班公司附近的咖啡館,也是我從網路上找來的資料,想說這裡是我們熟悉的地點,找起來比較方便。雖然過去的公司早已人去樓空地解散了,舊地重遊難免心生感喟,還是忍不住想多看一眼。

當然那時候還沒這家咖啡館,20年前台北的大街小巷尚未流行咖啡文化;沒想到事隔多年,喝咖啡像喝水一樣普及,便利超商、超級市場、大賣場、車站、風景區、路邊攤到處都有人賣咖啡。

那天一推門走進咖啡館,耳邊馬上傳來熟悉的西洋老歌,令我心生好感,坐定後環顧四周空間、位置不多、昏暗的燈光透著濃郁的懷舊風。點了一份套餐,聽著我學生時代耳熟能詳的英文歌曲,等待好友的同時我悠哉的畫畫,將餐點描繪在小畫本裡,作為將來回味的圖畫日記。

習慣吃早午餐的我,已事先和好友約定:會邊等邊吃,不用拘泥2人一定要一起用餐。畢竟不當上班族以後的我們,作息已大不相同,各自有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所以不須勉強,自在就好。這裡的餐點很有媽媽味道,不論主、副菜和湯品都是家常味,吃起來清淡爽口很養生,也非常適合我們現階段的初老人生。

後來和好友約定的咖啡日經常在此進行,我們和店家也自然變成好友,有一回,老闆還特別送上一盤彌月蛋糕招待,說他女兒滿月了,令人倍感溫馨。有時約定的咖啡日我和好友去看畫展,就像前不久世貿有畫家作品聯展,展場角落就有個臨時咖啡館,坐在一旁觀看來往參觀的群眾也是獨特的畫面,還有商家展售咖啡粉,讓我們享受美味香醇的咖啡。

咖啡館的浪漫是屬於客人的,咖啡館的經營者,天天努力從事自己的夢想,坐在牆邊看著老闆的背影在吧檯裡忙碌,我靜靜的和好友交談,邊拿紙筆畫出眼前的景象,也記錄了這天約定的咖啡日。@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氣漸漸涼了,傳統市場附近容易發現米粉湯的蹤跡;每每坐在暖烘烘、窄小的桌邊,看著老闆在僅容迴身的攤位前,一邊親切的招呼客人、一邊忙不迭地端送食物,那種幸福又自信的感覺,在商家的臉上自然流露著,連我看了都好感動…
  • 現在,偶爾經過大馬路穿街走巷的閒晃,總不難發現咖啡館的蹤影;連尋常的早餐店、速食店、便利超商都隨手可得一杯平價美味的現沖咖啡。咖啡,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不再是一杯飲料,儼然是大多數人奔忙生活中的及時補給品!
  • 它現代化的獨特外觀頗具時尚感,怎麼看都無法聯想這是廁所。我第一次在公園角落發現它,四周有垂柳、矮樹、綠意草坪的襯托,差一點誤會這棟灰濛的水泥建築是具有文藝氣息的小型圖書館。
  • 我來藝文特區觀賞過不少公共藝術及表演活動,讓原本就喜歡文藝的我覺得很幸福。生活裡除了工作、賺錢,應該還有些別的能量填滿心靈,尤其接近藝文活動、讓藝術慢慢融入日常生活,相信每個人都會活得更輕鬆自得喔!
  • 假日中午家中麵館生意客滿,我揮汗如雨的在廚房和桌間穿梭,忽然有人在身後喚我,回頭一看是友人小翠,她帶了2包水果,後頭還跟了一個人,竟然是我念初中的班導——夏老師!
  • 我認為打工生涯,就像一列行駛的火車,沿途上有讓我驚豔的美麗風景,身歷其境的同時也能沉澱自己的心靈,欣賞旅途間來來去去的不同身影,猶如轉換著不同的打工環境。
  • 從初中時代我愛上了西洋歌曲,除了準時挨在收音機旁聽廣播節目外、三不五十也會寄張「明信片」給電台主持人,點播我想收聽的曲子。但是光聽怎麼會滿足,自然也會想學唱啊!
  • 微涼的秋冬,偶爾想煮個熱湯來暖暖身子,去黃昏市場逛了一圈,無意間發現有個攤子,桌面舖滿了屬於這個季節的滋味:煮熟的菱角、花生、玉米、還有我最愛的小芋頭,像座小山似的堆在一起。
  • 附近的黃昏市場裡面,有一家老字號的「牛排館」,它其實是市場角落的一個攤位,開放的環境完全沒有隱密性,料理鐵板的煎台和工作空間,直接讓人一目了然,就連店裡每道菜單也都簡單明確的高高掛起,老遠就能讓人讀得一清二楚。
  • 今年冬天似乎特別溫暖,明明已經是12月下旬了,卻沒有寒氣逼人的氣候,眼看著一年一度的耶誕節即將來臨,市區的商家和街道卻顯得異常冷清寂寥,完全不似往年般的繽紛熱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