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四省參加養老保險職工人數減少

人氣 122

【大紀元2016年1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泓博報導)大陸基本養老保險已經進入低速發展的時期,2015年參保人數、參保職工人數和離退休人數增速都已出現下滑。對增加職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的比例的提法,專家分析認為,實施有難度。

綜合大陸消息,12月24日,大陸社會科學院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6》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孫永勇稱,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減少的省份已達到4個,還有增加的趨勢。與收入的增長相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的增長速度更快。在2015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當期結餘為負的省份有6個。

養老保險架構引熱議

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庹國柱認為,基本養老保險的可持續性問題只能靠財政來解決,現在大陸財政預算用於社會保險比例約為10%,而發達國家通常能達到30%—40%,因此大陸在財政補貼這一塊還有較大空間。

但大陸社會保險學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前副部長胡曉義認為,如果養老保險長期依靠單一層次或者單一層次為主的架構,其可持續性較差,未來總體方向可以是適度控制第一支柱或者第一層次的範圍,適度增大二、三層次的比重。

所謂養老保險體系的第一支柱或者第一層次指的是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第二支柱(層次)指的是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制度,第三支柱(層次)指的是個人養老金。

據悉,截至2015年,大陸企業年金參與人數2316萬,職業年金覆蓋約4000萬人,合計不到全國就業人口的8.2%,企業年金累計結存不到1萬億元,第二支柱資產總額不到GDP的1.5%。這個比例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OECD)中平均是84%,在非OECD國家中平均也是36%。

大陸社科院副院長李培林說,總體來看,大陸年金資產規模太小,年金作為第二支柱又窄又小,急需調整。

多層養老保險體系實施緩慢

大陸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建立多層養老保險體系在1991年就提出了,到現在還是一層獨大。企業年金發展長期沒有成效,未來職工退休收入水平將降低,不利於社會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全面建立年金制度,制度反差又會形成新的社會不公。私人部門的企業年金制度長期滯後。

胡曉義說:「我們可以考慮能否提高企業年金的實施強度。現在的制度安排是完全自願性的,企業和職工兩方談判,大家都願意就可以。有沒有可能像職業年金那樣有一定的強制性,這個可能是我們推進它加快發展的手段。」

據庹國柱披露,在對一些企業調研時發現,現在參與社保繳費的民營企業普遍感到有困難,如果再增加企業年金負擔,一些企業更難承受,反而是個人養老金這塊,參保意願相對更強,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養老保險入市 反對聲不斷

據報導,由於養老保險出現收不抵支狀況,大陸人社部將啟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就是把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城鎮企業和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資金集結而成)中除了確保當期發放的養老金外,結餘基金用於投資運營以獲得增值。

截止到2015年底,大陸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規模為39,937億元,但在扣除預留支付資金外,可以納入投資運營範圍的資金總計約2萬億元。

華泰證券分析師張晶表示,根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餘額、投資限制和地方委託比例,測算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初次入市規模為4,000億元,占流通市值比重為1.1%。

有大陸評論人分析,養老金入市是指望養老金生財,如果養老金投資的股票一路上揚,或許可讓養老金帳戶多了盈餘。可是,中國股市投機性大,風險也大。有海外評論人士表示,養老金關係到每個人,大陸股市和實際的經濟脫節,而且人為炒作痕跡明顯,一旦養老金入市虧了,民眾將來養老更加困難。

另外,大陸打算出台延遲退休年齡,以緩解養老金緊張壓力,但方案出來後,反對聲一直未斷。

責任編輯:李穹

相關新聞
轉嫁社會矛盾財政危機 上海試點延遲退休或提前出
中國社保基金巨虧 人社部「研究」延遲退休
中共做龐氏騙局 隱瞞養老金危機
王思想:我們的養老金被誰偷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