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地價漲幅已超房價 存在泡沫

人氣 1483
標籤: , ,

【大紀元2016年12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大陸土地價格的漲速超過房價漲速,地價在房價中的比重超過了50%。研究機構近日表示,這是一種不合理的現象,也說明大陸的土地價格存在一定的泡沫。

近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了《2016—2017年度全國房地產市場報告》。對於地價泡沫,報告中提到,其背後存在土地供應減少的問題。

地價漲速超過房價 凸顯地價泡沫

報告中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十一個月,大陸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土地購置均價為每平方米4,083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6.7%;同期,商品房成交均價為每平方米7,546元,同比增長10.6%。

以此計算,今年前十一個月大陸土地購置均價已占商品房銷售均價的54.1%。這一數值偏離了合理區間。一般來說,地價占房價比重的合理區間為30%~35%。

報告中分析,大陸地價漲幅明顯超過房價漲幅,這種不合理現象說明地價存在一定的泡沫。

據克而瑞研究機構(CRIC)最近發布的年終報告顯示,2016年大陸300個城市的區域單價、總價「地王」數量高達大約340宗,創歷史紀錄。土地樓面價平均為每平方米4,825元,同比漲幅高達72%,普遍高於周邊房價漲幅。

地價飆升的背後:供地減少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報告顯示,大陸地價飆升的背後,存在土地供應減少的問題。2014年和2015年,大陸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土地購置面積分別同比減少14%和31.7%,2016年前十一個月同比減少4.3%。

而克而瑞研究機構的年終報告顯示,今年大陸300個城市的土地市場成交建築面積為40,97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8%。其中成交面積同比降幅最大的是上海,達42%。

上海市政府在2016年城市規劃中,要求減少土地供應,引發媒體和經濟界廣泛批評。

今年上海市的賣地收入超過1,500億元,僅次於蘇州(超過1,700億元)和南京(超過1,600億元),為大陸第三高。8月份上海還出現大陸歷史上新的單價「地王」,樓面價超過每平方米10萬元。

在今年9月末開始的新一輪樓市調控中,20多個城市密集限購限貸,其中多個城市提到「加大土地供應」。上海幾乎是最後出台調控措施的,也提到「加大土地供應」這一說法。

年末地方政府再被敲打 明年或被嚴管

在12月14日~16日的中央經濟會議上,習近平提出地方政府及其官員「必須執行」和「必須落實」中央政策。針對房地產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合理增加土地供應」等說法。

2016年,習近平三次直指地方政府不作為的態度,分別是5月10日和5月16日的兩次會議及12月的中央經濟會議;又在7月、10月、12月四次提到「控制資產泡沫」(12月兩次),其中12月21日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直接點明「抑制房地產泡沫」。

大陸評論人士鈕文新12月初撰文表示,大陸房地產市場一直都存在「大莊家」,這個「大莊家」就是地方政府和開發商聯手而成。

公開資料顯示,中共地方政府仰仗土地公有制,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範圍實行土地財政,壟斷土地供應,政府和官員高價出讓土地使用權,推高房價以維持高地價,炒房炒地現象嚴重。

北京時局觀察員華頗12月中旬接受大紀元專訪時表示,習近平的這種說法是對地方的一種警告,也是在下嚴令。地方政府靠房地產掙錢,房價上漲和土地上漲對地方政府有利,因此地方政府與房地產商捆綁在一起,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危害已經是有目共睹的,泡沫非常嚴重。#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陸土地使用權續費引熱議 土地制度致矛盾難解
學者:樓市泡沫促貧富分化 中產階層人數萎縮
豪宅市場疲軟 中國投資商轉向中檔地產
大陸熱點城市普通住宅項目投資資管計劃被叫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