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轉彎 四產油國凍結產量以求穩定油價

人氣 201

【大紀元2016年0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智報導)為應對近一年多來國際油價持續走低,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卡塔爾和委內瑞拉四個產油國週二(16日)達成協議,將石油產量凍結在今年1月的水平,以期阻止油價進一步下滑。有分析指這個限產而不減產協議仍是重要的政策轉變。不過,當日油價仍然出現比較大的跌幅。

路透社報導,四個產油國石油部長在卡塔爾多哈進行了未經披露的會晤後宣布了這項提議。這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非OPEC產油國15年來首次聯手行動,應對原油供應過剩,以結束持續了19個月的油價下滑。

國際原油價格曾在2014年6月達到每桶116美元的峰值,隨後一路下跌。目前全球油價已經比19個月前降低了3/4,為10多年來首見。

儘管如此,此次達成限產協議的四國並不支持減產。沙特一直堅持唯有其他OPEC和非OPEC產油國同意加入減產行列,他們才會減產;但全球最大產油國及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俄羅斯則表示,該國不會參與減產,因為其西伯利亞油田和OPEC的油田有所不同。

但是今年1月起各方態度開始轉變,因為原油價格在十多年期間第一次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石油供過於求等因素耗盡了俄羅斯、沙特和委內瑞拉等國政府的預算。

會議前市場憧憬四國可能會減產,布倫特期油和紐約期油分別急升6.5%及7.1%;不過凍結產量的協議宣布之後,升幅隨即收窄,在美市更倒跌,布倫特期油跌2.76%,報32.47美元;紐約期油跌1.12%,報29.11美元。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長阿里.納伊米說,把產量凍結在1月份的水平是「恰當的」,「我們不需要油價的大幅回轉,只需要油價穩定。」他希望其他產油國將來也加入該計劃。

伊拉克石油部表示,如果各方達成共識,該國也樂於凍結產量。

該協議必須有其他產油國參與才會實施。不過,要讓其他產油國也參與限產行動,絕非易事。
剛獲西方解除經濟制裁的伊朗,正急於恢復自己在原油市場上的失地,但伊朗日產至少100萬桶的產量仍低於其產能及制裁前的產出水準。

伊朗石油部長尚甘尼(Bijan Namdar Zanganeh)說,即使供過於求,伊朗也不會放棄市場占有率。

總部位於瑞士的Petromatrix的分析師雅各布(Olivier Jakob)認為,與會各方達成的是凍結產量的協議,而不是減產協議。但該凍產協議仍是重要的政策轉變,油價短期難免波動,但中期而言,投資者會開始調整策略和倉位。

他還表示,這一決定將有助於加速油價今年下半年開始反彈的進程。

責任編輯:黃小渝

相關新聞
油價全球經濟引憂 道瓊標普小漲作收
國際能源總署:今年油價還會繼續下跌
全球經濟預測不佳 油價跌跌不休
油價和美股大跌 市場預期美聯儲今年難升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