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暗示「大放水」刺激中國經濟或無效

人氣 21212

【大紀元2016年0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2月26日,在上海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李克強發表了視頻講話。李克強在講話中表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並暗示「大放水」刺激中國經濟可能已經不會產生效果了。

李克強表示,世界經濟復甦與增長依然乏力,全球貿易低位徘徊,國際金融市場震盪不已,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要推進結構性改革,靠量化寬鬆政策難以衝破制約增長的結構性障礙,也可能帶來較多的負外部效應,著力點還是應該放在推進結構性改革上。

大陸財經網也以《李克強:QE對促進增長或無效 量化寬鬆或導致消極的效果》報導了李克強的這次講話,強調了「大放水」刺激經濟或導致消極的效果。

中共央行行長周小川在26日的記者會上也表示將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鑑於目前中國和全球經濟形勢,央行的貨幣政策是處於穩健略偏寬鬆的狀態。而周小川之前曾經談到「邊際遞減」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周小川看來「大放水」刺激經濟已經收效甚微了。

所謂邊際效應遞減定律(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是一個經濟學理論,即在生產系統中,當投入的資源(可變的投入項,例如勞工人數或原材料數)到達某一飽和點後,其後的生產比例會減少:即每再增加投入一個單位的資源,生產量未必一如以往。就是每一單位產品需要越來越多的資源投入才能生產出來。

中共的經濟歷來依靠投入貨幣刺激經濟增長,之前的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投入就是很好的例證。但目前靠中央投資已經拉不動中國經濟。

中共發改委日前表示,截至2015年底,11大類重大工程包已累計完成投資5萬億元,但是,中共統計局之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中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僅10%,為15年來最低。

2014年開始,中國實體經濟的下行壓力不斷增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月下降。2014年11月開始,當局明顯加大了投資力度。數十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在短時間內密集下達。這是繼2008年的四萬億投資計劃之後,為了應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開始了新一輪投資穩增長,其標誌便是7大重大工程投資包的推出。

2015年7月,當局發現7大工程包效果似乎仍不理想。於是,從2015年7月開始,7大工程包的小加強版被推出,這便是「城市軌道交通」、「現代物流」、「新型產業」、「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4個新的重大項目工程包。總計11大類重大工程包累計完成投資5萬億元。但是整個2015年,雖有5萬億投資,但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卻是一路下滑。

今年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51萬億元,同比多增1.04萬億元,規模創單月歷史新高。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42萬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1.61萬億元和1.37萬億元。有陸媒稱這是不可思議的數據,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央行大放水。

大陸喜投網董事長、知名投資人、貨幣專家黃生2月18日表示,當前的供給側改革,最重要的是清理過剩產能,但是寬鬆的貨幣政策會使得投資過剩,從而加劇產能進一步過剩,會使得接下來經濟更加麻煩。理性的角度,應當對寬鬆的貨幣政策說不。#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李克強取消銀行存貸比 或「放水」數萬億元
美國務卿克里訪華 李克強范長龍未會見
習李出京考察談經濟 俞正聲汪洋北京呼應
去年股災拆「炸彈」李克強:該出手會再出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